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规划】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浮出水面,嘉定将成为城市副中心!

日期:2016-05-09 浏览:

据同济大学最新消息,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2014-2040)模样已经渐渐清晰,而嘉定未来将成整个上海的城市副中心之一。

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


具体地说说布局:

 

4个城市副中心:青浦|松江|嘉定|临港

?

9个新城:闵行、南桥、崇明、惠南、枫泾、川沙等综合新城,宝山、金山、长兴等产业新城;

?
而新市镇则由区县重点推进,最终形成“1+4+9+X”城市空间。



总体规划确定在全球城市区域战略中将上海置于长三角战略框架,充分发挥对接国际、辐射国内的“两个扇面”作用;手挽江浙、舞动长江龙,到2040年,迈向竞争力更强、人文特质更优、可持续发展势头良好的世界级城市。



 

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图


▼ 上一轮规划面临瓶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了“新城”的概念,包括松江、嘉定、临港等11个新城。


上一轮规划(1999-2020年),上海提出一城九镇(即松江新城,及朱家角、安亭、高桥、浦江等9个中心镇),“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左右中心村”的“1966计划”面临未曾料及的瓶颈。随着形势的发展,上轮规划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未将周边的太仓、吴江、平湖、嘉兴等江浙城市考虑进来,大城市辐射能量受到限制;早期的“1966计划”主要从促进郊区发展的角度立意,但现在宝山、嘉定、闵行、松江逐渐与中心城区相接,与当初愿景背离;再者,原规划过于考虑管理和生活服务配套,使得就业岗位密集的服务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以致新城功能性增长速度缓慢,等等。


▼ 嘉定连接江浙城市


上海应该更主动地推进100公里半径“小三角”一体化进程,这样1小时通勤圈就覆盖了上海、太仓、吴江、苏州市区、嘉善、平湖、嘉兴市区等区域。江浙的这些城市都进入到上海的一小时通勤圈,无缝对接后的都市群结构转型、能级提升、多中心联动肯定会局面一新。再往大里推演,进一步挽住跨区域的城际及高铁通道,比如增加沪渝通道、江苏沿海通道,让区域通道进浦东,增加安亭、松江两大转换节点,那将会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大都市战略规划。


▼ 嘉定成为副中心(二级城市能级)

新一轮规划正在反思之前“摊大饼模式”带来的种种城市后遗症,尤其是城市无序扩展导致环境、交通、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矛盾日趋激化。之前确定的几个城市副中心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心城,所谓的副中心已经名不符实,此次将把临港、嘉定、松江、青浦四个新城拿出来作为新的城市副中心(建设级别、投资强度、各类配套参照中心城),这个设想非常符合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格局要求。


其中嘉青松将成为上海从陆地方向连接江浙地区的二级城市节点,把这三个节点建成引领江浙边界地区向上海集聚资源的抓手,以扭转上海西部郊区竞争力弱于江浙临近的昆山、苏州等地的不利局面。而临港则成为上海面向海洋方向的唯一副中心级别建设区,也是面对世界竞争、建设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这一副中心将支撑上海自贸区发展成国际顶级的自贸区,这一方向上与浙江省在港口航运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也将成为沪浙合作的新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交汇点正好在上海,临港自贸城副中心正好是连接这两个国家战略的枢纽,同时临港自贸城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也将起到引领整个长江流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评注@11号地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