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下立交,嘉定区今年不愿再“看海”
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降水总体偏多。嘉定区由于地势等客观原因,常被民间戏称为上海“看海”第一选择。不过,今年汛期到来前,对于往年一些积水严重的下立交区域,嘉定区正在进行紧锣密鼓地改造,希望借此对“看海”说不。
启动三年整治改造计划
位于嘉定新城的G1501永盛路下立交的地面道路为双向4车道,作为新城内的核心区,每天车流量十分密集,可由于地势低洼,每年汛期总是容易积水,去年就曾有多辆车在此熄火抛锚。
“积水处理完之前,为保证来往车辆安全,常常会封路。”附近居民程先生说,可这条路是新城主干道,一封路就会对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不过,永盛路下立交的改造将会在6月初完成。如今,道路两旁的挡墙已建设完成,直径80厘米的全新主水管被埋入地下,支水管也从原先30厘米直径换成了45厘米。今后,这里的积水现象将会大大改善。
“我们的设计改造标准能抵御5-10年一遇强降水天气,而原先的标准为1-3年。”嘉定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定区共有91座下立交,数量在全市位居前列。为改变下立交易积水的情况,嘉定区启动了三年整治改造计划,投入超过1亿元,对全区61座易积水的下立交进行全面改造。今年,包括永盛路下立交在内的25座下立交将全部完成改造。其中,和市民出行密切相关的24座将于7月前尽快完成。
改造5处涉铁下立交
有居民提出,“沪宁铁路老翔黄路地道仅去年一年就发生4次积水,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改造?”
据悉,嘉定区域内的下立交权属关系比较复杂,涉及铁路、市区两级路政管理及建设公司等多个部门。
“尤其是涉铁下立交的改造,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下立交的排水管道直接在铁路框架箱体结构内部,只能由铁路部门进行改造,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嘉定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涉铁下立交改造有5处,分别为沪宁铁路于塘路、封浜火车站浦环路、沪昆铁路老翔黄公路、沪宁铁路建华路和沪昆铁路汤家角下立交,争取于汛期前完成改造。
对于铁路部门自行管理的沪宁铁路老翔黄公路下立交,嘉定区正在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抓紧落实改造计划。
安装积水预警显示屏
下立交即使改造完成,也不能完全杜绝暴雨时发生积水现象。这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面积因填埋不断萎缩,加上部分排水设计是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的标准、普遍偏低,大量新建小区致使地坪硬化、抬高,都导致部分区域排水能力先天不足。
因此,针对区域内的91座下立交,嘉定区建交委会同有关部门建设了“一交一卡”,在厚厚一沓的下立交身份档案上,将编号、名称、位置、照片、危险等级、防汛责任人等一一标清。同时,嘉定区水务局还对35个下立交安装积水预警显示屏。一些有条件的街镇比如嘉定新城所在的马陆镇,已对10个镇管下立交安装了电子监控。万一遇到强降雨天气,通过“人+技术”双重保障让积水排得快、排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