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文化进课堂 巧手制作“小笼笔”
自2014年南翔小笼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古猗小学借助“小笼”这一传统美食文化载体,将“小笼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近日,在美术课上就诞生了一款可爱的“小笼笔”,其可爱逼真的表情深受师生喜爱。
“小笼笔”制作技法简单、易操作,只需用美术课上常见的超轻黏土材料制作出小笼包的外形后,用刻刀为“小笼包”刻上褶子,再粘在普通水笔的顶端,等超轻黏土自然风干,用水彩笔在“小笼包”上画各种表情,就这样,一支兼顾美观与实用的“小笼笔”就完成了。
据悉,这些可爱的“小笼笔”将成为今年“六一”儿童节校级义卖活动的义卖品,同时还将作为宣传南翔“小笼文化”的小礼品亮相于即将举办的“嘉定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工程”展示会。不少学生表示,制作“小笼笔”十分有趣,制作中不仅可以练习小笼包的制作技法,更可以了解到南翔小笼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南翔古猗小学着力打造“小笼文化”这一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努力挖掘南翔小笼的教育内涵,自编《古猗文化》、《绿竹猗猗》、《南翔小笼》、《小美南翔》系列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