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嘉定新成路街道完善维修资金续筹机制解决“老小区”修房难

日期:2016-05-31 浏览:

 

279009e6099b4198a467a5e9a27b61a4.png

 

“以前,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对象不好找,都不好意思把男女朋友带回家;现在小区漂亮了,年轻人更好找对象了!”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塔城东路255弄居民王玉琴,这样形容小区环境的变化。

  这个小区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原本比较破旧,但最近小区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停车位从60多个增加到近200个,居民楼外墙进行了修缮,绿化面积也增多了。

  塔城东路255弄小区环境的转变,源于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工作的顺利推进。本已“囊中羞涩”的维修资金账户通过街道、居委、业委会等的共同努力逐渐充盈起来,各改造项目才得以开展。据悉,新成路街道从2012年开始探索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工作,现已取得一定成果。

  专项维修资金怎么用

  在上海,老小区修房难是个普遍问题。新成路街道房管办相关负责人说,二十世纪90年代前后建成的老小区不仅建设标准普遍不高,规划布局也不合理,房屋沉降开裂的修缮、开辟新的停车位、管道布排安装等都需要花钱,有“住宅养老保险金”之称的维修资金十分重要。但是,维修资金“只用不充”,很容易枯竭,需及时续筹。

  比如,新成路街道有59个居民小区,其中六成以上在二十世纪建成,硬件设施陈旧缺失,多次修缮改造之后,这些老小区剩余的维修资金,大多已低于应缴总额的30%这条红线。

  “有些百姓不理解,房屋建设标准低、规划不到位,又不是居民造成的,为什么要居民出钱?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续筹时摸清底数,讲明法理,最关键的是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造结果,将续筹的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新成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新说。

  公开账目取得支持

  位于嘉定区迎园路的新成八坊,是新成路街道第一个完成维修资金续筹的居民小区。小区房龄超过20年,2012年年底,大部分业主维修资金个人账户内余额几乎为零。

  在此情况下,由新成八坊小区业委会牵头,街道、房管部门、物业一同参与,先对小区内444户业主维修资金个人账户逐一查询,确定有381户业主需要续缴,随后对历年的维修账目进行梳理,做到账目清晰规范,特别是涉及到屋顶、外墙、道路、管网等重大维修项目,都做到项目原始征询表决资料齐全、工程发票单据凭证完备、第三方审价审计过关,以备业主在筹集过程中查询维修资金使用分摊情况。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测算出新成八坊小区每年约使用7万元维修资金。

  2013年年底,该小区住房维修资金的续缴率就已达100%。如今经过改造,小区道路拓宽了,非机动车停车库升级为电子化管理,房屋外墙和小区围墙重新粉刷翻新,电子监控设备更新启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看到小区逐渐有了变化,有些居民还争着要多缴纳点维修资金。可见,只要把维修资金的来源、使用方法、使用途径都明明白白‘晒’出来,取得居民支持不是难事。”新成八坊业委会主任沙跃进这样告诉记者。

  “组合拳”保障续筹

  有了新成八坊的成功经验,新成路街道其他老小区也尝试启动维修资金续筹工作。

  新成三坊、新成四坊共有业主1128户,其中542户需续缴专项维修资金。2014年,新成路街道成立了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为核心,社区民警、街道社区管理科等多方参与的专项工作小组,发动业主代表、楼组长、党员、政府公职人员等带头缴款,还通过召开现场咨询会、出展板、拉横幅、寄送《告知书》等方式释明法理,力争让业主主动缴款。

  对于迟迟不缴或明确表示拒缴者,工作组也有一套成熟的“组合拳”。首先,在小区内张贴“维修资金续缴红白榜”,同时通过党组织、亲友等对不愿续缴者进行劝导。这“一推一拉”之下,自觉续缴维修资金的户数迅速上升,截至去年7月28日,已有455户业主自觉续缴。对于剩余的87户,小区业主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专项工作小组的决定,依法发出律师函进行催缴,同时工作人员上门做解释工作,对出租户或不住的业主再次寄出《告知书》。目前,新成三、四坊小区的续缴率已达97%。

  “解决专项维修资金续筹问题不仅需要完善的续筹机制,更需要成熟的、能自觉承担责任的业主。我们要强化相关政策宣传,使业主逐步革除旧念,真正认识到住房的消费属性。”王建新表示,接下来新成路街道将在辖区内各旧小区逐步推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