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跑来嘉定自首!这个老人到底犯了什么错?
莫名其妙收到“刑事逮捕令”称自己涉嫌洗黑钱,传真中附着的警官、检察官名字也确有其人,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法律文书”让老张吓出一身冷汗,所幸冷静的老张选择亲自赶赴嘉定了解情况,后经向公安及检察院咨询终于识破了这一骗局。
“同志,你帮我看看,我怎么涉嫌洗黑钱了呢?”今年8月的一天,一脸焦急的老张(化名)拿着一份“刑事逮捕令”来到嘉定区检察院向控申科的检察官询问道。交谈中,检察官了解到老张先是接到电话,称他涉嫌洗黑钱,后又通过传真收到这份“刑事逮捕令”。老张将信将疑,他看到“文书”中提到了嘉定公安分局,还附有“刑侦支队警官”和“项目检察官”的名字。上网查阅后发现确有其人,老张一急之下从千里之外赶来上海嘉定,分别咨询了公安和检察院,希望能得到个答复。
检察官拿到“刑事逮捕令”,一眼就辨认出文件是伪造的。且不说文字模糊,其格式、印章、内容皆是错漏百出,再者根本就没有“刑事逮捕令”的这一法律文书,真正由司法机关发出的文书上也不会出现所谓的“刑侦支队警官”和“项目检察官”。检察官一一向老张说明,告诉他可能遭遇诈骗,让他不要上当,老张道了谢,这才安心离去。
◆ ◆ ◆ ◆ ◆
嘉定检察院表示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10月,年近六旬的金某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来该院,自述其涉及一起贪污洗钱案,前来自首。该院控申科干警听闻此事,立即对金某展开询问。金某告知去年7月上旬接到自称是“嘉定公安分局”发来的传真,内容是一份“上海市第二人民检察院”出具的《刑事逮捕命令》,该文书上写明金某涉及一起贪污洗钱案,已被网络通缉,有人以“嘉定公安分局”名义多次电话联系金某,表明为了调查核实此事,需要金某缴纳若干费用。金某汇去6万余元后便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金某自觉此事不妥,遂赶往检察院了解相关情况。而所谓的《刑事逮捕命令》同样漏洞百出,且不说根本就没有“上海市第二人民检察院”这个机构,文书格式、印章、所涉及罪名等都与正常法律文书大相径庭。结合金某所述事实,该院控申干警认定金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建议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检察官提醒
电信诈骗防不胜防,骗术也在不断“升级”。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建立高效的打击体系固然重要,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警惕性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样必不可少。接到陌生电话和信息,即便是接到自称是银行、学校、公检法等机构的电话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多方印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咨询、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