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嘉定好人周秀锦:社区“金牌”义务教练

日期:2015-01-29 浏览:
迎、引、抛,球与拍之间划出一条完美的弧度,周秀锦打柔力球,动作潇洒自如,有着舞蹈般的美感,步法娴熟而优雅,几乎让人忘了背后是十几年的训练底子。
今年62岁的党员周秀锦,是嘉定区南翔镇社会体育义务指导员,10多年来,她一直义务服务于南翔镇群众柔力球运动的教学和推广,在各村、社区组建柔力球队伍。
她既是镇里有口皆碑的“金牌”教练,是社区柔力球爱好者的“好大姐”,同时也是家里重残卧床儿子的好妈妈。
除了照顾儿子外,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志愿服务活动中,阳光、热情、坚强是周秀锦留给大家的最深印象。
炒菜也会想到柔力球动作
中午时分,在南翔镇古猗园内,几十名柔力球爱好者跟着音乐节拍抛球、挥拍、转身,周秀锦站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停下来纠正队员的动作,耐心听取队员的反馈。
每天上午6点半到8点半,周三、周五下午1点半到3点,周秀锦都会定时带着她的柔力球队员们练球。
“她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来指导我,有时候她蛮耐心地教大家动作,嗓子都喊哑了。”队员张丽英说。
2001年,嘉定镇上安排每个村派人去学柔力球,热爱运动的周秀锦报名参加了。第一次接触柔力球,她就爱上了这项运动,结果学得很快。
“我从小喜欢跳舞,可能是这个原因,我对柔力球很有兴趣,学起来也快。”周秀锦说。
正是这小小的柔力球,领着周秀锦走上了一条美丽却不平坦的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打柔力球也是如此。
周秀锦和她的队员们,每周保证训练五天。队员身材有高有矮,如何编排动作才能整齐划一,周秀锦一想就想到天亮。
遇上比赛,周秀锦更是寝食难安,“我们比赛都是以难度取胜,自选动作我已经编了十几套。经常做家务时也在想动作,炒菜的时候,就想到柔力球动作。”
编排4分钟的柔力球操,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学柔力球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原本接受能力就差一点,周秀锦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领。
十几年柔力球教下来,周秀锦的嗓子终于扛不住了,喉咙两边息肉越来越大,201211月开了刀,手术后,周秀锦噤声了一个月。
“我的性子比较急,忍不住就要加大嗓门。不过队员们都理解我,知道我要求高,对事不对人。”周秀锦说。
队员眼里的“好大姐”
在柔力球队的队员们看来,周秀锦既是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教练,也是队员们的“知心大姐”。
2001年,周秀锦学会柔力球后,就开始到公园招募柔力球爱好者,成立“飞翔柔力球队”。“当时也就十几个人,哪像现在,浩浩荡荡的有2000人的规模。”周秀锦说。
训练时,她不仅要指导队员们的动作,还要为大家准备好茶水、毛巾;队员们失败气馁了,她就花尽心思,鼓励开导队员;队员们家里有困难,她上门看望,嘘寒问暖;遇到比赛,她又成为了队员们的“后勤部长”。
今年,上海市志愿者网公布了第三批“关爱好心人”专项基金受助名单,南翔镇社会体育指导员周秀锦“榜上有名”。当拿到5000元专项基金时,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柔力球队的队员张丽英,张丽英家中有一个残疾儿子需要照顾。
周秀锦立即从基金中拿出1000元,送往张丽英家中。接过周秀锦手中的1000元,张丽英不禁红了眼眶。
十几年如一日的奔波辛苦,周秀锦却从不轻言放弃。她协助镇文体服务中心、镇老年体育协会、社区、农村,把体育等群众喜爱的对心理健康有益的项目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
在她的带领下,近年来“飞翔柔力球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队伍已经发展到2000余人,成为群众体育运动的品牌项目,还在市级比赛屡屡获奖,曾获得全国老年柔力球比赛的亚军。
在去年南翔镇开展千人柔力球展示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周秀锦不仅担任自创套路编排动作的重任,还肩负着基层单位新学员的柔力球培训工作。
周秀锦说,柔力球队是她的牵挂。队员们说,周秀锦点点滴滴的热心和爱心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大家。
照顾重残卧床儿子十余年
嘉定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嘉定区优秀志愿者,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优秀工作者……周秀锦获得了很多荣誉。领奖台上,周秀锦很风光。领奖台下,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
周秀锦有一个39岁的儿子,因半身瘫痪,常年卧床不起。自从十多年前成立柔力球队以来,周秀锦就把“教练”和“母亲”当作生活中同等重要的两件事。
为不耽误每天早上6点的柔力球队训练,每天4点,周秀锦就起床为儿子做饭、料理家务,安顿好一切后再赶去训练。忙了一上午,下午回到家,又要照顾儿子的起居生活。
十多年如一日。尽管儿子有病在身,周秀锦却始终没有放弃柔力球的推广“事业”。
屏蔽此推广内容经过多年的推广,柔力球已经成为了南翔镇一项特色运动,是上海滩叫得响的柔力球品牌。周秀锦的弟子大都是退休职工,现在队员走在大街上,镇里人看了都要翘起大拇指,就像一支“国家队”。
带队训练以来,周秀锦每年平均只请一次假,那就是遇到儿子突发情况,她必须呆在家里照料。即使这样,料理好儿子后,她马上赶到训练场。
“哪怕只是看最后一小段训练也好的。”周秀锦说,能让更多的人在这项运动中得到锻炼,收获健康、快乐,是她最大的心愿。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