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颁奖暨展演在嘉定举行

来源:中国上海 日期:2016-09-27 浏览:

259994051b754465bd7ef1026b826446.png

清丽婉约的唱腔响起,3位10岁上下的小“贵妃”仪态万方,衔杯、卧鱼、醉步、扇舞,一段京剧《贵妃醉酒》演起来舒展自然……25日晚,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颁奖暨展演现场,一场别具一格的戏曲表演在嘉定保利大剧院上演,台上演员除几位名家,都是8至20岁的青少年,一招一式赢得了满堂喝彩。 

据悉,此次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协会与嘉定区共同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和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办,是上海市市级青少年戏曲领域的专项大赛,也是上海近3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青少年戏曲展示活动。

 大赛分专业组(专业戏曲院校学生)与非专业组(普通类学校学生)。报名一经启动,便在各专业院校与普通学校的戏曲爱好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下至3岁的幼儿园娃娃,上至已在戏台上摸爬滚打多年、逐渐展露才华的科班生积极报名。最终诞生的“百强”中,年纪最小的仅有5岁。 “这次大赛,孩子们传承的剧目多、行当全,唱动皆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大赛评委李军说。 除了挖掘出一批年轻戏曲表演艺术爱好者,此次大赛更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中华戏曲欣赏、演唱的热潮,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戏曲,使中华戏曲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青少年戏曲“英雄出少年”的现象,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表示,这一方面说明了传承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是一件好事。 上海正在尝试戏曲、戏剧走向全面纳入中小学课程的道路。据了解,迄今为止,上海已有70多所大、中、小学开设京昆课程,另有10余家学校开设了地方戏曲课。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通过比赛和展演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民族艺术,总结交流戏曲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