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嘉定新城: “严活实” 深化学习教育

日期:2016-10-10 浏览:

做合格党员关键在于建合格党组织。嘉定区嘉定新城(马陆镇)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学习教育有领头羊、能聚人气、需搞特殊”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主导、示范、监督和堡垒作用,促使基层党组织在“牵头、带头、啃骨头”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合格党员的思想桥梁和精神家园。

“严”字当头,统筹引领,明标准立标尺

突出党组织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注重在党委、支部、党员层面上“三合一体”,实现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党组织约束与规范作用的并行,确保“做合格党员”有生态、可持续。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镇级层面,镇党委根据五种差异化党建模式(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混合社区、园区社区和政企单位)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明确“六找六问”合格党员基本行为标准,确保学有针对性、做有结合性。各基层党组织根据“一方案一标准”,立足自身特点,制定“一计划一清单”,并在对支部党员开展普遍性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特点、不同岗位的党员实现“一对照一安排”,着力为党员搭建展示身份、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时效”却有“实效”的要求,镇各级党组织一方面通过建立党员标准的20字正面清单(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和清正廉洁)和30字负面清单(理想信念模糊、宗旨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不强、冲劲干劲不足和作风建设不硬),立起全镇党员的统一标尺。另一方面把“两学一做”放在整体工作、常态工作中去谋划与部署,把“两学一做”与常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工作常规,注重过程与效果的统一,真正让学习教育的过程变成促进工作质量提升、党员作风转变的过程。

“活”字突破,分层分类,搭平台聚人气

充分尊重和发挥各支部与党员的首创性,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岗位特点,积极构建“两学一做”的小平台、小网络、小课堂、小项目,不断增强党员参与感,提升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分类施策,激活党员身边课堂。一方面坚持 “三会一课”、“5+2+5”组织生活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一方面办好支部、党校、联组、流动、实践、新媒体“六大课堂”,设计“新城掌上党建达人挑战赛”、陈云故事曲艺巡演、党史手抄报、演讲赛等一系列上下联动的活动载体,同步推行 “村民组党课”“微党课”“口袋党课”和“讲师团”等学习教育形式,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和力量,不断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氛围,增强学习教育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另一方面以建党95周年的重要契机,挖掘表彰先进典型,重温入党誓词,推出五年党建行动计划,推动学习教育校准靶心,有形有料。分层推进,构建党员践行合格的展示平台。着眼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的落地、区域化党建的拓展和党建项目化的实施,以党支部为主阵地,将做合格党员与岗位工作和服务群众相结合,切实解决思想上的“灰尘”和工作上的“病患”。镇级层面持续深化“党员组织生活开放点、联组课堂、家园建设服务项目库、新锋V力、议事会和议事日、宅舍文化、新城党建e家公众平台”7大共性化项目,着力实现“线上信息互换,线下服务集成”的良好格局。社区党组织着眼“自治共治”,网聚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共治委员会、服务驿站、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的设立和制度化运转,既有效打造了党建品牌,更唤醒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学习教育的认可和支持。农村党组织着眼“两头党员作用发挥”,通过开展“80后青年党员回家行动”,设立“老党员智慧工作室”等形式,既展示了党员的形象和力量,也开辟了农村青年干部储备的新途径。“两新”党组织着眼岗位立功,通过在线学习、空中课堂和每月“固定党日”制度,以开展承诺践诺的方式,将“两学一做”融入日常,化为岗位行动。机关党组织着眼形象作风建设,通过开展“锤炼作风讲党性,做‘三强三有’共产党员”专项行动(武装思想强信念、务实戒虚强宗旨、勤政廉洁强作风、笃行实改有措施、责任担当有行动、服务为民有心意),以落实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确保党员干部每月带着服务项目走入基层群众,听取民意、解决诉求。目前全镇已有4397名党员通过“一表一卡一单一手册”(即联系报到单、服务项目表、志愿活动卡和党员手册),实现了到村、社区报到并参与志愿服务项目。

“实”字立足,学做结合,补短板解难题

全镇各级党组织把能啃骨头、能解难题作为最好的学习教育方式,促使党组织学扎实做实在,不断擦亮政治底色,夯实战斗堡垒和群众基础。学习提升和制度规范相结合,补齐党建工作短板。各党支部按照“规定+自选”的方式,坚持和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按季度、月份定好计划、组织实施,同时积极推进党建分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党员学习教育有阵地、有载体。为党员把握好正风肃纪的戒尺,全面落实镇党委制定的“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公务接待规则、谈心谈话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45项制度。同时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过程中及时发现党员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时时提醒、限时整改,使支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摇篮。实事项目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补齐群众工作短板。通过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出台了6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群众更安心。通过德富路中学、新城消防站、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完善白银路地下车库、大融城商业配套设施等,让群众更称心。通过马陆福利院扩建、老年活动室新建、社会化运作日间照料中心等主动服务,让百姓更舒心。各基层党组织把学习教育同抓好“十大问题”专项整治、“五违”整治、“三合一”整治等专项整改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整改落实,确保“常态长效”加快构建、落地见效。目前,已完成两期靶点问题的梳理和整改,累计整治违法用地128.37亩,拆除违法建筑5.93万平方米,取缔违法经营221户,整治违法居住1154人,促使百姓居住、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治推进模式,为下一阶段专项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