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安亭市民唐福青坐拥万卷藏书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5-04-26 浏览:
故事大王黄震良在黄渡家喻户晓,那么,这里还有位藏书达人唐福青你知道吗?收集名人传记、红色刊物等各类书籍1万余本,其中光杂志的创刊号就100多种,不少现已停刊……这就是唐福青的藏书,如果这些藏书写在竹简上的话,足以装数百辆马车。

唐福青的藏书屋位于钱家村的一座院子里。走进这座院子,屋前屋后左右两侧种满了数十种花草,一阵微风吹起,牡丹不停摇曳,煞是好看,衬托出了书屋的清幽。66岁的唐福青,个子不高,神清气爽,颇具文雅气息。藏书屋是这座院子的地下室,2间房间大约60平方米,屋内到处都是书本、连环画、绝版杂志、毛泽东语录等。视野范围内,没有看不到书的地方,就连原本用于吃饭的大圆桌,也被各种书堆得满满的。这些书籍,是唐福青花费半个世纪的时间收集来的宝贝。

在唐福青的记忆中,黄渡人就有爱读书的好习惯,很多人家中都会藏书。拿起一本封面及扉页已几近脱落的《婚姻法图解通俗本》,唐福青说:“这是在我 1岁时施行的中国首部婚姻法,由于当时识字的人少,文中使用了大量插图,这在中国法制史上很有纪念价值。”有人曾想购买这本书,唐福青一一拒绝。“陪了我几十年,都有感情了,差不多每次婚姻法修订,我都会拿出来进行新旧对照。女性地位的一次次提高,或许能从中略窥一二。”他说。

说起自己的藏书,唐福青充满自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连吃饭都是问题,然而唐福青却坚持每个月从生活开销中“克扣”一些钱来买书。印象比 较深刻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花了三四天的工资,买了一本风靡当时的小说《红岩》,然后躺被窝里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后来买的四大名著,唐福青也是先攒上一阵钱后,再去购买。此外,在唐福青经商的一段时期内,跑了全国很多地方,只要碰到新书或者感兴趣的书籍,他都会买上几本,家人偶尔也会嘟囔他几句:“钱没挣到,书倒买了一大包。”

在日复一日的书海中遨游,唐福青对读书有了自己的看法。当记者问及对民间流传甚广的“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看法时,唐福青直摇头。他告诉记者,很多长辈担心小孩看了《水浒传》后喜欢舞枪弄棒,学坏闯祸,而《三国演义》中的两面三刀、施谋用计,对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很不适合。唐福青却认为,应该从中提炼出忠义大气和团结等正能量来充实自我和丰富社会,而非表面上的暴力与冷暴力。

藏书越来越多,读书的时间也随着增加。以前在生意摊上或者拖拉机上读书,现在每天坚持读书两小时,已是唐福青雷打不动的习惯。
来源:《嘉定报》记者 冉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