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嘉定工人发明家用创新诠释价值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5-04-28 浏览: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踏实肯干、成绩显著的80后年轻小伙,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嘉定区“十大工人发明家”、嘉定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还有多项发明申请专利。他就是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电子工程师徐珺。日前,徐珺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在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略显杂乱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本年度的新晋市劳模——徐珺。出生于1982年的徐珺,身材瘦高、面容清秀,站在面前,谁都看不出这是已经工作10余年的上海市劳动模范,也许真应了那句话——劳动者永远是年轻的。
满腔热忱钻研绿色照明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徐珺凭着对绿色照明行业的热爱,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相关工作。20103月底,徐珺进入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担任新产品研发组电子工程师一职,在普通的技术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奋发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敬业态度,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产品的开发工作。
进入公司至今五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历了电器产品只能适应单一市电电压输入到能够适应超宽市电电压输入,从只能适应人工近距离操作到远程智能化控制的这些产品重大革新。刚进入产品研发团队时,由于对低频无极灯及配套电器产品还不是很了解,他经常加班加点,在实验室借助工具对老产品进行波形测试分析。并努力学习理论文献,虚心请教身边同事,认真详细做好工作笔记,总结经验教训,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产品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这些为他以后出色的产品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理论与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冲锋陷阵在生产第一线
由于公司新的制造基地的建成,电子制造车间要首先入驻。为保障生产线平稳运行并早日达到产品加工要求,公司决定派遣技术人员奔赴第一线,徐珺主动要求入住制造基地予以配合。在制造车间搬入新制造基地近一个月的磨合期,他始终忙碌在第一线监测产品制造关键工序操作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主动跟车间管理人员沟通,让其及时整改,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他根据现场反馈并结合新产线工艺及工序调整,及时梳理并整合相关文件要求,一个星期就将之前十多种文件整合到一份文件当中,大大节约了产线的生产效率。由于他经验丰富并与车间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新车间最终顺利度过了制造加工的磨合期。
一个月后,他返回了自己的原岗位,但是依然心系生产一线。有一次他接到反馈说有一个产品的测试合格率从原来99%以上降到了95%。为了早点查到直通率下降的原因,且不耽误手头项目开发进度,他利用晚上加班时间对问题产品进行测试。最终发现一个关键元器件(二极管)工作不稳定,及时查找相关替代器件资料及型号并反馈到制造部门建议及时更换,顺利解决了产品品质问题。
开拓创新成就多个“第一”
作为一名研发人员,徐珺始终以创新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五年多时间里承担了众多重大电子电器项目的开发工作,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将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与公司低频无极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结合,实现了对工程照明的远程智能化管理并积极配合公司推进此项目进入产业化;第一个实现了超宽电压市电输入电子镇流器项目通过全球主流市场相关强制认证要求,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压缩了公司产品线,降低公司管理成本;第一个将公司电子镇流器产品实现低温-40环境下能够点亮配套灯管,拓宽了产品应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一个将低频无极灯配套电子镇流器产品设计成适应太阳能供电模式,使产品能够进军到太阳能应用领域;第一个设计了利用WIFI通讯技术的硬件电路,实现产品智能化控制如整灯的开、关,智能调光等,使产品进入到WIFI智能控制领域。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开发人员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徐珺在普通的技术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及青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在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来源:南翔镇  作者:李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