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徐行黄草插秧 体验非遗传承

日期:2015-05-25 浏览:
徐行草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5月下旬都是黄草插秧的时日。最近,徐行草编老艺人盛雪娟又开始忙活起来,让我们跟随盛阿姨一同去了解一下黄草种植的过程吧!

拔黄草秧苗

5月22日一大早,盛阿姨就邀请了同村的几位村民一同来自己的自留地里拔黄草秧。如今全镇每年的黄草秧培育都是由盛阿姨一人负责,今年3月底的时候,她专门开辟了一小片自留地种植黄草,经过2个来月的细心照料,秧苗们郁郁葱葱,大得已有一个成人手掌的高度。只见老农们快速在地里挑选着大个秧苗,将其连根拔起,抖抖根上的泥土,几十株一捆用稻草扎紧,垒放在常阿姨家的院子里。由于黄草秧苗喜水,每隔半个小时就得往捆扎好的秧苗上洒水,防止水分过干不利于下午的栽种。

下午一点,顶着烈日,在徐行村不大的几块水田中,20余位来自徐行小学的学生和10来位老农正弓着腰,赤着脚,撸起袖管,插着秧。对于第一次亲密接触泥土的孩子们而言,更多的是兴奋,田地间到处是他们呱呱乱叫的喊声。一旁的老农们则耐心地指导他们正确的插秧姿势,秧苗应该怎么拿,每次插几株……。通常黄草插秧每行的间距保持在1米左右,每行排列6株,为了使秧苗排列整齐,老农们事先要用绳绷好直线,作为插秧时的一个参照。

经过不多几次的尝试后,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插秧的技巧,虽不及身旁老农们插得那样整齐标准,但也不似最初那般杂乱无章了。

徐行小学的卢老师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每年黄草栽种和收割时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一同来参与,让他们了解家乡的草编文化,对这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徐行草编的发展和继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午的温度也愈来愈高,孩子们不胜暑热已结束了黄草的帮插工作,唯有老农们仍在水田中退一步插一株的稳步进行着。盛阿姨说,过去草编盛行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着许多,大半个下午总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据悉,今年全镇共种植黄草2亩,相较以往略有提升,主要用于徐行草编社和阳光工坊一年的黄草需求量。
来源:徐行镇 作者:闵慧翀  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