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违整治如何避免集体"因拆致贫" 安亭镇村民吃了“定心丸”
“为了明年五违整治顺利推进,我们提出要确保原有福利有保障、村干部基本收入有保障、村级社会基本管理支出有保障。财政补贴托底、投资公司组合运作村级资产等方式,是给广大村干部、村民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拆除了违法建造的厂房、小作坊等,环境是变好了,可村集体收入却明显少了一块,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挣扎”在经济薄弱村标准线上的村子来说,很有可能因此直接“滑”进薄弱村的范围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嘉定区安亭镇对此有新招。
记者近日从安亭镇了解到,对于因五违整治导致无收入或收入显著减少的行政村,明年镇政府将给予财政补贴托底,同时在镇级层面注册成立投资公司,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占股,由专业人员进行运作,确保取得稳定收益。
目前,安亭已制定完成以“2+3+X”项目为主线的2017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其中“2”代表市级重点吴淞江安亭段沿岸和蕰藻浜沿线整治项目,“3”代表区级重点顾家村地块、国际机电五金城和蕰藻浜沿线杨木桥地块整治项目,“X”代表黑臭河道、劣势企业、主要道路沿线、新闻媒体曝光点等整治项目。经排摸,明年安亭仅“2+3”项目整治就涉及违法用地约2325亩、违法建筑约146万平方米,是今年拆违量的4.2倍,占嘉定全区总量的20%。
“任务艰巨,关键是要破除各种阻力。”安亭镇党委书记陆强告诉记者,有些村干部担心,违法建筑拆了,收入来源没了,村部会不会“开不了门”?“拆违确实会减少村级收入,我们不回避。但在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里的这些企业,大部分不依法经营、不依法纳税,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即使缴了一点税,相比付出的环境代价、社会治理代价也是得不偿失,因此必须要拆。”
为解决可能出现的“因拆致贫”问题,安亭镇已陆续出台经济欠发达村认定标准、财政托底村“村财镇管”实施办法、成立镇级联合投资公司、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规定和办法,坚持分类扶持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对于因整治而无收入来源或收入来源显著减少的村,一方面镇政府将给予财政补贴进行托底,确保村级经济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将通过成立投资公司的方式,对部分村实行“村财镇管”。安亭镇成立了安亭联投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其中6000万元由镇实业公司出资,占股20%;13个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2.4亿元,占股80%。公司将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采用组合式、多元化投资方式,通过开发物业经营、参与金融投资、发展码头和站点经济等办法,实现村级资产增值。运作上,各出资村作为理事单位组成理事会,并设一名理事长,聘请专业管理团队进行运作。到年终,公司将进行收益分配,确保各村村级事务平稳有序运转。
“为了明年五违整治顺利推进,我们提出要确保原有福利有保障、村干部基本收入有保障、村级社会基本管理支出有保障。财政补贴托底、投资公司组合运作村级资产等方式,是给广大村干部、村民群众吃了颗‘定心丸’。”陆强表示。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