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嘉定预计种植水稻约8万亩
今年,嘉定预计种植水稻约8万亩,并完成约2.3万亩的小麦收割任务。目前,全区粮食机械化生产覆盖率达91.1%,整个抢收抢种工作比去年缩短9天。
连日来,外冈镇万亩粮田一片忙碌景象,收割机在5300多亩麦田里来回穿梭,所经之处只留下矮矮的麦秆。随后,一辆辆卡车装载着满满的小麦驶向烘干仓库。经市农委专家组测量,今年外冈万亩粮田平均亩产为461公斤,创外冈历年之最。
“天气晴好,加上地下降渍暗管技术的应用,使得今年小麦大丰收。”外冈镇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外冈镇万亩粮田均已创建了“绿色丰产高效示范点”,粮田里安装了降渍暗管,可确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及时排出田间的积水,降低地下水位。由于小麦是旱性作物,特别是收割季节里,一旦雨水过多,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发生倒伏,减少产量。而在水稻种植期间,稻田明沟内有足够水分后,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水位,以适合水稻生长。
在华亭镇,周到的为农服务让农户周梁钱倍感舒心。88台大中型拖拉机、48台联合收割机、11台水稻直(穴)播机、22台插秧机、10台(套)机械化育秧流水线、6台种子催芽箱,这些机械设备全部投放在华亭镇的田头。“从收割运输入库,再到烘干,全由机械操作了,现在种田省心也省力。”周梁钱说。他估摸着今年小麦产量不错,净收入每亩约在150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华亭镇提前整理出了一份“晴雨清单”,从农机保障到收割计划,再到种植结构调整……“一条龙”式的为农服务,让农户不再“种粮难”。
如今,机械化不再限于收割环节,机械化播种的覆盖面也逐年增加。今年,嘉定工业区水稻机械化种植达到98%。走进雨化村,一行白鹭在田头掠过。原来,远处的插秧机由远而近,惊扰了白鹭们的“早餐”。田头的美景,远不止这一行白鹭,还有那育秧的田块,远远望去碧绿的田块就如同一块翠玉。而这番美景并非雨化村独有,为了保证1.78万亩水稻的播种工作,嘉定工业区在胜辛、雨化和旺泾三村设立水稻育苗基地,6月10日前便可完成水稻播种工作。
“今年,嘉定工业区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新增800亩粮食耕地,将种植水稻1.78万亩,其中机插秧和机直播水稻将占到98%。而因拆违及河道整治受影响的零星用地,将采用人工播种。”嘉定工业区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嘉定报》 记者 顾佳兰 李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