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楼道会“呼吸”
说到老旧住宅小区的楼道,你会想到什么?阴暗冰冷的楼梯,锈迹斑斑的电表箱,还是拐角处杂乱的堆物?然而,嘉定镇街道梅园新村30号楼却打破了人们的传统印象。经过居民共同设计布置,这座楼摇身一变成了“会呼吸的楼道”。“你住在30号楼啊,真羡慕。”成了小区居民见面寒暄的一种方式。
30号楼到底长啥样?日前,记者来到梅园新村一探究竟。一进楼道只见窗沿边一盆盆绿植郁郁葱葱,金边吊兰挂在扶梯把手一侧,一株茂盛的牙骨朵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电表箱被几块做旧的木板“框”了起来,隐约露出鲜艳的黄色,颇有些复古风味。“这里每层楼的公共通道都布置了绿化,看上去干净明亮又温馨。”几位正在3楼“谊邻之家”睦邻点活动的阿姨爷叔向记者热情介绍了他们的楼组,“绿化多了,环境好了,走在楼道里,心情也变好了。”
记者了解到,在2016年4月之前,梅园新村与其他老旧小区并没有什么不同,公共设施陈旧,公共绿化区域时有乱栽种等现象。“小区内独居老人多,在花坛里种瓜果花卉,已成为他们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梅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丽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矛盾,居委会动足了脑筋:“我们开始思考有没有办法将老年人的这种爱好转个方向。”有人提出把绿植搬进楼道,这个创意很快被居民们接受。“大家一起养护盆栽,一来美化环境,二来向居民倡导文明种植。”陈丽说。
于是以30号楼为试点,居委会请来了第三方设计公司,与居民聚在一起讨论,一步步将大家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创意还得到了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的支持,园林所向居民赠送了近百盆绿萝、红掌等绿植,为老小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住在301的小伙子,当初租房子,别处看了好几套都不满意,一到我们这儿,就看中了楼道的布置,还说这么好的楼道环境,楼组居民间的氛围也一定很融洽。”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301小伙并非个案,如今601的住户小蕾也和他一样,“住得不想搬走了”。这幢连小年轻都如此钟爱的楼道,成了30号楼全体住户的骄傲。
众手种花,还要众手浇花。通过住户推选,这些绿植由两位“懂行”的阿姨分组养护,1至2层交给刘阿姨,3至6层则由陈阿姨负责。“之前刘阿姨看到好几盆植物快枯萎了,就拿回家去精心照料,等救活了再摆放回原位。”陈阿姨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养护妙招:“把苹果皮、香蕉皮浸在水中捣烂后再用来浇植物,植物叶子会特别绿。”同时,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上门,为居民讲解绿化养护知识。“以前只认识绿萝,现在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认识了好多其他植物,例如鸭脚木、发财树、豆瓣绿、白掌花等。”陈阿姨开心地说道。
然而,“会呼吸的楼道”并不止于公共区域的绿化布置。陈丽告诉记者,30号楼的每家每户都在种植水培蔬菜,10多天即可培育出的豌豆苗,成了居民饭桌上无污染无添加的绿色“加餐”。此外,30号楼还在推广利用酵素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清洁用品的项目。
来源:《嘉定报》 记者 赵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