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手机APP各显神通助拆违
排摸几万平米的拆违目标地块,只需要一个人,一个上午就能搞定;原本需要2-3天才能完成的违法建筑拆除任务在短短2小时内就收官。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在嘉定工业区和安亭镇得到了实现。
在嘉定工业区旺泾村任职的周乾梁是一位民用无人机爱好者,也是目前嘉定为数不多、考取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高级证书的无人机达人。今年3月,周乾梁操控着他的无人机首次参与到嘉定工业区拆违工作中,快速转动的旋翼带动无人机起飞,在低空盘旋数个来回后,嘉唐公路目标地块整体道路情况即排查完毕。“按照目前的进度,一上午2万平,1天排查2个村妥妥的”,周乾梁说。相比以前拆违办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的办法,有了无人机,拆违前期总体把控工作得到了“加速”。
通过分析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拆违工作的成效也有所提高。有些处于5米以上高墙内,或是位置比较隐蔽的违法建筑,人工排查往往难以发现且容易出现纰漏,现在都逃不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图像一拍,回去电脑上一看,清清楚楚。”周乾梁介绍,今年嘉定工业区所有的拆违目标地块,他的无人机都多少参与了辅助巡查,当初嘉唐公路的违法建筑已经夷为平地。无人机的身影也开始投入到环境整治的其他工作中。
无独有偶,今年安亭镇引入的一款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也使得该镇拆违效率大增。
去年,在安亭镇钱家村,拆除一家违法建筑,从所有手续准备齐全到完成拆违大概需要两到三天,今年,同样在该村,上午8点半工作人员抵达现场,10点半所有目标地块内的违法建筑都被依法拆除。能够实现这样的“快速拆违”,一款名为“钉钉”的智能移动办公APP功不可没。
“按照传统流程,每份拆违协议都需要经过两轮审核,接着交予镇级相关领导进行审批,如果碰上领导公务繁忙或者出差则更是耗时耗力,走完一套流程至少需要五到七天。”镇拆违办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王成告诉记者,今年安亭镇拆违总量比去年增长近5倍,但使用“钉钉”App后,审批流程被压缩至一到两天,效率得到了提升。“审批文件通过电子文件发至相关领导手机中,完全打破了工作时间、环境的局限性,还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安亭镇分管拆违工作的党委委员赵东良则表示,“钉钉”App可以帮助他全程监控和了解拆违的进度、情况。通过软件自带的“未读消息”功能,通知发布者能够清楚地看到消息的传达及阅读情况,并可以用APP、短信、电话等方式免费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查看。目前,安亭镇平均每日拆违量从去年的1万多平方米提升至3万平方米,截至6月上旬,安亭镇率先完成180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
将高新科技和移动互联网工具引入拆违工作的做法,使得拆违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这也让我们能够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快速地处置各方面的问题。对拆违工作来说,是加速器,更是增倍器。”赵东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