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进行时】实施“路(段)长”制度 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
为深入贯彻区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努力建设“清洁、有序、文明”的城市形象为目标,着力推动“社会治理补短板、新城品质争样板”工程,今年2月,嘉定新城(马陆镇)全面启动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及路(段)长工作制度”,旨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嘉定新城良好形象。
划分“阵地”,建立33个网格单元
此次网格化管理区域“主战场”主要涉及嘉定新城(马陆镇)城市化区域,包括嘉定新城核心区17平方公里,以及马陆集镇区域5平方公里,共计约22平方公里。为便于管理,明确责任,将“主战场”划分为34个网格,网格内的相关重点区域也进行了罗列汇总,主要涉及希望社区、众芳社区、石冈社区、白银社区、马陆社区、陆家社区6个基层单位,由镇班子领导每人分别包干1-2个网格,下设镇机关、事业单位、直属公司、新城公司等33个部门分别对应一个网格,与各个社区(村)基层单位一起,各自守好“阵地”,做好环境整治、秩序维护、文明劝导工作,共同承担起城市管理职责。

同时,各个社区(村)也按照网格、点位划分,进行内部包干,设立包点人,上下联动,加强巡查整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为了让市民也能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还设立了一支“市民巡访团”队伍,由在职员工、退休党员等20余名成员组成,积极开展“啄木鸟”巡查行为,旨在激发市民参与管理的热情,同时,也对政府管理部门形成监督,提升市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截止到6月2日,共发现上报有效问题8390个,已整改7959个,正在或计划整改431个,整改率95%。
“整编部队”,设立路(段)长制度。
“整编部队、对号入座”,打破原有部门体系,设置“班子领导包网格、条线部门抓督查、属地单位守点位”的路(段)长工作制度。班子领导担任路长,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总指挥、总协调、总调度;机关部门、各事业单位、镇直属公司等分别包干1个网格,根据路段多少,分别设置N个段长(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员”、“巡查员”,督查协助基层单位进行城市管理工作。属地单位则按照路段,分别对应设置包点人,在路(段)长的协助指导下,遵循“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实地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问题。

网格内的段长、包点人不仅仅是“守”路段,同时,对于路段沿线的小区、商铺、公交站点、集贸市场等区域,同样作为包干区域。除了网格包干管理之外,由普通市民组成的“市民巡访团”也积极发挥作用,每月逢5、15、25日,集中开展“三五巡访”活动,从市民的角度和眼光,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作为城市管理的真正“考官”,有效检验了网格化管理的成效和水平。
严明“纪律”,提升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
专门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问题处置上报办法”,并制作了简易“流程图”,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规范了问题上报处置流程,给基层单位、督查部门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所有网格内的发现问题,原则上由属地村(社区)负责牵头协调解决,遇到市政公共设施问题的,可流转至网格内市政设施联系人,由联系人进行协调解决。如遇到重大难点问题的,无法解决的,基层单位向包干部门反映。各部门汇总后,向所在网格班子领导进行汇报,共同协调解决。

在每周的镇三套班子会议上,创城工作作为每周“常态化”议题。会上,将通报各条线部门问题整改推进情况、各属地单位(村、社区)督查测评排名等,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和办法。针对创城工作中复杂、难点问题,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确定每周一次的“一把手”现场督办制度。从5月至今,已先后开展4次,现场督办解决难点问题20余个,涉及德富路道路修复、轨交11号线马陆站周边开辟临时停车场、G15高速伊宁路贵宾通道日常管理、伊宁路、云屏路周边6万平方米空地绿化补种等,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复杂难点问题。
为加强督查考核,完善长效机制,嘉定新城(马陆镇)专门印发了《城市管理工作手册》,部门(段长)每周在网格内检查一次,填写好《管理周记》;属地单位(包点人)则每日检查一次,填写好《管理日志》。每周,由路长(镇班子领导)在镇班子会议上通报网格化管理开展情况,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每季度,路长对段长的《管理周记》以及包点人的《管理日志》进行抽查。通过日日写周周记季季查,时刻督促提醒网格内每一位人员,做好角色,尽好职责,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建立机制基础。
从班子领导,到机关干部,纷纷走基层、下一线,深入村宅、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商业街,乃至小巷里弄、公共厕所、河堤岸边等,专心致志做起了城市管理的“纠察员”、“巡视员”,为基层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
来源:文明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