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安亭今年已拆违建逾200万平米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7-06-30 浏览:

10533938c16949df96b28fbed01cf994.jpg

不久前,伴随阵阵巨响,安亭镇最后一处市级拆违地块——吴淞江安亭段地块于当天进入收尾阶段。 

记者了解到,今年安亭镇的拆违目标是180万平方米,数量居全区第一。其中吴淞江安亭段地块面积6.9平方公里、违法建筑112万平方米,属全市三个最大的市级重点整治地块之一。从去年12月初启动拆违工作,截至今年6月20日,吴淞江地块整治基本完成,全镇已拆除违法建筑200多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且至今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

那么,安亭镇究竟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拆违任务的呢?

“集全镇之力,将资源用足用好是关键。首先前期宣传要到位,告知书发到每个村每家企业每个人手里,确保舆情全覆盖。”说起拆违这档事儿,安亭镇拆违办副主任王承来如数家珍,“然后就是依法依规推进落实。”除了以相关法律条例为支撑,安亭镇还引入了律师团队全程提供司法保障。

“我们今年还采取了‘先难后易’的策略,以村为单位逐一洽谈,多方面协同合作”,王承来说,今年安亭180万平方米拆违中有几处外来人员集中、体量大、情况复杂的地块,这种先拆“大头”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效率,“有了示范效应,后面的就自然水到渠成”。例如朱家村的林武地块,违建面积达4.4万平米,外来人口300人,加工型小企业32户,情况十分复杂,然而从启动到收尾,镇拆违办只花了短短1个月的时间。“我们直接找到那里最大的一户业主,先做通他的工作。”

但事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2月中旬该地块拆违工作正式启动,王承来上门约谈该企业主,却不料业主将“拆违”和“拆迁”的概念混淆,现场一言不合,直接拿茶杯砸向工作人员,“还好人没事,但茶杯是碎了一地”,王承来无奈地表示。好在,经过多次沟通协调,3月初该企业主终于同意签署拆违协议,“我印象很深,最后一次约谈,我们足足聊了4个多小时。”就这样,有了大业主作为风向标,其他中小企业主的沟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大家纷纷依法依规完成签约,“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后来这家大业主竟主动请缨,用了3周时间将该村其他有违建情况的中小型企业劝退,我们只花了半周时间做拆除和扫尾工作。”

同样的,在税务部门和村委的协助下,经层层转租、租赁关系混乱的沪嘉果品市场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钱款分割,150余家违建小摊主在一个月内全部离开。“还有一个五金城,122个小业主,也在5个月左右完成拆除,这几大地块一拆,对其他地块的违建业主而言也是一种威慑作用,此后我们工作推进起来相对就比较容易了。”

不仅如此,除了在大方向上运用“巧劲”,以互联网和高科技作为辅助的手段也成了安亭镇拆违工作的“加速器”。移动互联网办公平台“钉钉”APP的引入,大大缩减了安亭镇拆违文件的审批流程。“以往需要多级领导批示的文件,至少一周才能完成,如今2-3天就能完成批复,同时也为拆违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王承来说。

来源:《嘉定报》 记者 赵一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