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嘉定浏河沿线企业污染扰民问题年内解决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7-07-05 浏览:

小编从嘉定工业区得到消息:浏河沿线的12家码头堆场将全部关停拆除。目前已有10家完成签约正在拆除中,其余2家企业尚未签约,但违法建筑已在拆除。预计下半年将全部整治完成,并在生态复垦后种植绿化

dc2fd71b526f44a592e024b2f375aa11.jpg

资料图

据了解,该整治区域位于嘉定工业区北区与太仓交界的浏河沿线,涉及陆渡村、三里村和灯塔村3个村庄。主要有建材类企业、运输码头、建材堆场共12家,经营时间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多年,而且大部分企业无环保手续,环保设施比较落后,无组织排放现象比较严重。

 “一方面,长期堆放水泥、砂石,并就地生产砂浆,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砂浆运输罐车出入村庄不仅噪音污染严重,而且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嘉定工业区环保办负责人介绍。长此以往,不仅本地居民怨言较多,就连浏河对岸的太仓居民也常有投诉。

2016年,嘉定对浏河沿岸企业进行摸排,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通过规范关停、限制生产、及时回收土地等措施,逐步解决污染扰民问题,还居民一个安静、整洁的宜居环境。

3d81adc679b640a9b3edb8f935fd07a3.jpg

资料图

去年年底,嘉定区环保局对尚未办理环评及竣工验收手续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生产并给予罚款。

位于三里村的一家建材公司,整个生产环节基本处于露天状态,未采取任何遮盖和密闭措施控制粉尘,产生的废气、粉尘直接无组织排入大气中。环保部门经深入调查核实后,责令其停止生产并给予7万元罚款。

整治中,一些企业虽然手续齐全,但不符合嘉定产业转型要求及未来发展导向,容易滋生“五违”乱相和各种环保问题。于是,相关部门也对此类企业进行合法、合理调整。

除了关停、罚款外,限产等柔性措施也在整治中得以有效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或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可责令其减少产量、降低生产负荷,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坐落于陆渡村的一家混凝土制品公司,就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多次约谈,后来,环保部门要求该企业对生产场所进行密闭,每天定时在厂区洒水两三次,并在淘汰搬离前限产30%,而另一家建材公司也被限产60%,上述两家“受限”公司将于年底前关闭。

如何防止“死灰复燃”?嘉定工业区的做法是及时收回土地。工作人员介绍,对土地租赁合同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企业,在租期满后,不再与其续签。位于陆渡村的娄太建材经营部,成立于1998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营石子、水泥、黄沙等建材,未办理环保手续。该公司房屋和土地租赁合同分别于去年年底和今年4月到期,村里没有选择与其续约。

 “虽然村里少了一部分收入,但看到村居环境逐渐向好,也是值得的。”陆渡村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该区域厂房及违法建筑已开始拆除。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