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来自远方的感谢信

来源:安亭镇 日期:2017-07-17 浏览:


847bcfde3a4e472e9a8d7f3712772721.jpg

日前,安亭图书馆收到两封信。这次的信件和以往有些不同,这是两封感谢信。他们历经7日,从距离安亭镇65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观堂乡发到了这里。其中一封,出自观堂乡的唐集村小学校长王济民之手。而另一封,则来自于观堂乡乡政府。唐集村小学位于河南省固始县观堂乡唐集村,是一所希望小学。这么一所希望小学,为什么会给远在上海安亭镇的图书馆寄去感谢信呢?这件事还要从2015年的一个捐书活动开始说起。

15年,一个名为“蒲公英计划”的捐书活动在安亭悄悄发起。发起组织“禾阅读书会”是由安亭图书馆组建的,而发起人黄昱女士说起来还是王济民校长的师母。原来,王校长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而他在校期间的一位老师则是黄昱女士的爱人。也正因如此,这相隔650公里的两个乡镇才产生了联系。记者从黄女士那里得到了王济民的联系方式,并对他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从王校长口中,我了解到了所有的故事。

唐集村小学共有学生22人,其中国家贫困户家庭学生6人、低保家庭学生2人、残疾学生1人、孤儿2人。剩余的一半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都在沿海城市打工。他们的家庭大都贫寒,很多孩子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些爷爷奶奶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好好学习找工作。但王济民觉得,不能仅上课本的内容,应该让孩子们能够更为全面的发展。为此,学校还开设了自然科学课、国学课、美术课、音乐课。但算上王济民在内,学校只有有4位教师,其中没有会美术的,学生们的美术课只能通过多媒体教室放映绘画教程视频来完成。退休返聘的陈老师是学校唯一一位懂音乐的老师,但是音乐课和国学课所用的教材却都是由打印机打印装订而成。学生们对于这些未知的课外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但除了学校自费购买了少许名著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外,校内并无太多课外书籍。王济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自己师母所在的读书会经常举办公益活动,于是便求助于她。他们商议过后,决定制定一个“蒲公英计划”,以“禾阅书友会”的名义向唐集村小学捐赠图书。“和阅读书会”的成员中有不少学生和家长,他们都捐出了自己一些书籍。因此在2015年,唐集村小学收到了第一批图书。王济民告诉我,那会儿孩子们收到书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很少看到这样的书籍。不过,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问题也随之而来。捐书的群体决定捐赠书本的类型多为绘本,并且知识面不广泛,书本数量也不够多。想让孩子们靠着这一点书就能增长知识面是很困难的。黄昱在了解这个情况后,便与安亭图书馆进行商议,看看能否将一些淘汰掉的书籍捐赠出去。没想到安图负责人汪静得知这个事情后,竟然没太多想就同意了。

安亭图书馆加入“蒲公英计划”,图书馆的志愿者,禾阅读书会的成员,一起组织起来,到馆内仓库整理适合少儿阅读的书籍。他们一共筛选出科普、文学、绘本等十多类书籍共计260册。这些书内容丰富多样,其中科普类的《十万个为什么》《百大海洋奇遇》等书籍不仅有科学性,也有趣味性,非常适合儿童阅览。这些书在图书馆的护理下没有任何破损,但大家依然仔细的整理,摆放,装集成箱,并交由黄昱发给唐集村小学。王济民告诉我,他将专门开辟一间空教室摆放这些书册,作为一间读书室,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读书环境。虽然唐集村小学已经放假,但他相信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走进新的读书室,一定会非常欣喜。

在当记者问及王济民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时,他沉默了一会,接着便告诉记者他小时候也在固始县的农村中生活,在大学学的是国际物流专业,学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到处跑,不再回农村。可是毕业后大城市的孤独感以及教师父亲的愿望却让他选择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回到老家任教。王济民在电话里苦笑着说,他任教了半年就想着要调走,周边的山村小学教师流动很大,很多教师过来干了一年半载,也就去县里了。社会对他们这些农村教师也没什么关注。他们帮助孩子开拓眼界,学习课本之外的东西让很多农村的家长都十分不解,甚至经常还会恶语相向。他无数次想要放弃,可每当走上讲台面对这群孩子的时候,把他们教育好就变成了自己的责任。这些捐书活动,在他看来,一方面不仅仅帮助了这些儿童,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外界对孩子们的支持也是给他的工作带来最有力认可。他有了更多的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记者了解到,另一封来自于观堂乡乡政府的感谢信也是由王济民代笔撰写。因为乡政府中都是人手不足,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十分繁忙。大家知道他的文笔最好,于是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告诉他,由他代笔。王济民说,他们观堂乡除了国家整体给予的支持外,近几年唯一的其他城市的支持就是来自于安亭图书馆和禾阅读书会了。他们没有想到身处河南偏远乡村的他们竟然能够得到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关注和支持。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信心去发展农村,扭转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他说:“如果每个城市都像你们一样给孩子们捐赠书籍,那农村的孩子不就都会有书读了么?读书的机会,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