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学校改进见行动 品质提升见实效

日期:2018-03-08 浏览:

2015年,嘉定区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以“文化铸魂,科技提升”为特色,与“十三五”规划同步展开,实施“完善全面育人机制、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推动现代教育融合发展、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等5大板块30项重点任务。

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嘉定区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实现“教育投入、资源供给、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硬指标的突破和“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优质”等软实力的提高……这是嘉定区教育局注重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基层实践的结果。当前,正在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来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品质提升,用新理念、新常态引领教育的新发展。

嘉定区教育局于2016年11月启动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的遴选评审工作,至今已经评选了30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我们将陆续以“综改和声”为题,分期介绍2017年度20所教育综改示范校的办学特色,为区域内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可以复制的改革经验,加快嘉定教育优质特色化发展步伐。


课程实践丰富多样,助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 

品质教育追求学校内涵提升。嘉定区各中小学近年来不断探索学校课程的整体构建和实施,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支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助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

封浜小学深度推进“B-I-G”课程,旨在培育智慧、儒雅、阳刚的男孩和文雅、灵秀、聪慧的女孩。学校从课程管理、课程审议、课程保障等方面继续完善学校课程制度,使课程实施更科学、规范,让“B-I-G”课程真正支撑起男孩女孩们的个性发展。

e0ea4187159249db8a81ca649256e748.jpg

南苑小学探索课程融合,在拓展型课程中探索与“气象、计量”的融合,形成特色的气象拓展课程。梳理课程群,完善大风车《课程指南》,形成课程图谱。

清水路小学课堂求变,丰富学习经历,提升思维品质。学校建立“灵慧课堂”愿景、聚焦核心、寻找有效途径,将问题解决作为转化课堂深度变革的触点与支点,通过勤思、奇思、反思的“三思”品质培育,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鲜活、灵动。

f456547d3159448a860285d2a2420090.jpg

疁城实验学校串起“学科建设、课题联动、评价方式”三线并进的精益文化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已有的五大课程版块,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优选学校特色项目,设置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纸艺美创生活、阅读慧心雅言、思维益智创新、科技制作动手动脑、儿童合唱激发情感、足球项目提升素质,让学生在学中习,在习中学,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课堂转型紧扣问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品质教育追求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嘉定区各中小学近年来立足课堂转型,潜心研究教学五环节,以绿色指标为依据,不断提升课堂的效度和质量。

南苑小学以顺应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开展链式研究。学校聚焦核心素养,以打造“雅美课堂”践行课堂改革,围绕“饱满、厚实、立体、童趣、缤纷、醇美”加强主题式深度研讨,形成课程文化。

95ff569c3f654ebca2d4c0d2071f110a.jpg

安亭小学将“评价”作为学校课程教学变革“1+1+X”中的必选项目,从绿色学业提升角度,创新评价方式,促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学校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技艺类学科,主要采用去标准化评价方式;在工具学科,主要应用标准化评价的测试,兼顾评价形式的变化。推出描述、评语式评价以及“幸福袋”等,丰富评价内容,使评价更注重过程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助推学生幸福成长。

江桥小学扎实开展课堂变革,从重分数向重素养进行转变。无论是等第、分项还是评语评价,学校都要求教师从课堂、作业等教学五环节中,识别不同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依据课程标准精准施教,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一、二年级使用评价软件,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综合素养等方面探索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5adb581ce7fd496f8d978ba73b437a2e.jpg

清水路小学落实绿色学业质量观,立足小海豚课程架构,确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五大评价模块。按低、中、高年级,研制每个评价模块螺旋上升的评价要求,遵循五大评价原则,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形成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

怀少学校以校本作业研究为抓手,加强口头作业的设计与研究,严格执行零起点、等第制,有效落实《学生作业量监控工作实施方案》,实行每日作业备案制与公示制,通过减少题量、提高质量,精选精练,把好作业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组建教改核心团队,助力教师专业不断提升 

品质教育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嘉定区各中小学近年来不断探索以师德提升为核心,以专业素养提高为目的,以教改核心团队成长为抓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ee27a1b205ef4a4e83994c0771c36b4d.jpg

新成路小学形成人才队伍支持、社会资源支持以及信息化支持的保障系统。以名校、名家资源、校际资源、跨界资源等为“师德修炼、专业提升、实践锤炼、艺术修养”的四模块教师培训提供支持与保障;以合作开发、购买服务、专家指导、企业支持和公共资源约取等方式构建和完善学校七巧板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

马陆小学归因问题,探寻捷径,努力找寻促进学校发展的“DNA”。瞄准改革“拐点”,为教师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坚持问题导向,科研引领。教研组开展“问题化研究”,解决教育“真问题”。开展以“学习新理念、科研新探索、课改新实践、规范新行动、管理新艺术”的“五新”评定和“动员引路、研讨思路、实践探路、科研创路、技术拓路、外出寻路”的“六路”指引,完善教师评定机制。开展“WE家行动”、“行之翼”高级教师行动研究、“弈海扬帆共同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

9bf519c2b84e423cab901c7b0417d27a.jpg

嘉定教育正稳步走在综改推进的征途中,各综改示范校和创建校正在扎实探索实践,努力形成高品质的嘉定教育综合改革范本。我们正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适合、普惠、优质,能满足现代化人力资源培养需要的高品质教育服务而不断努力。

来源:嘉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