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工匠训练营拉开序幕
“这是我发明的一次性刮牌,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张扑克牌,用胶带固定就能完成,但这个小小的发明却能减少涂料浪费,提升经济效益。”日前,在工匠训练营的第三次培训活动中,听完东来涂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颜色开发部经理李白的分享,不少学员表示:“原来创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不久前,由区总工会主办的嘉定工匠训练营拉开序幕,这是嘉定首次开办时间跨度长达3个多月、共计12课时的系统创新思维训练营,首批招收的固定成员主要有嘉定工匠、工人发明家等创新英才和高新技术人才,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已经是创新人才了,还有必要参加训练营吗?在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担任设备高级工程师、曾获“嘉定工匠”提名奖的朱士昇毫不犹豫抓住了报名机会。“在传统印象中,‘嘉定工匠’‘嘉发明家’已是顶着光环的创新人才了。但事实上,我们现阶段的创新能力仅仅停留在比较朴素的状态,很多时候突破瓶颈依赖的是偶发性的灵光乍现。灵感一旦枯竭,手边的工作就很难推进下去。”在朱士昇看来,他非常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创新方法论、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打破闭门造车状态的平台,此次工匠训练营的开展正合其意。
记者从区总工会了解到,朱士昇在创新上的困扰并非个案,不少“匠人”会因为思维方式的限制、创新理念的滞后、不善交流而再难拿出创新成果。“创新不该只是偶然,而是有方法论引领的,只有打开思路,了解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学会团队协作,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区总工会工作人员道出了工匠训练营举办的初衷。
据了解,本届工匠训练营根据“匠人”们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创新人才们每周聚集一次进行“头脑风暴”。在课程设置上,工匠训练营比短期培训班更为系统,宏观方针政策的解读、中观创新思维方法论的介绍、微观层面的项目实训,应有尽有。工匠训练营班长李白则最期待参观游学与考察的部分,“能够去其他先进企业,切身接触、学习新的事物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秉着“开放”、“合作”的理念,本届工匠训练营不仅邀请了交大安泰学院、天华学院导师“加盟”,还引入斯坦福大学先进的“设计思维法”,帮助工匠们开拓思维。“我们随时欢迎更多一线职工来听讲座。”工作人员表示,训练营尤其鼓励工匠们将自己的团队带进来,“拒绝单干,创新也应该是一种分享和传递。”在嘉定工业区开办的“工程师学院”担任讲师的朱士昇,就希望能够在9月开学后,将自己在工匠训练营中学到的知识“现学现卖”,把先进的创新理念传递给更多职工。
当然,除了为工匠们提供思维训练,创意项目落地也是一大亮点,“在训练营中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讨、攻克创新过程中共同的难点。”工作人员说,训练营会在结业前举行路演评比,决出优秀的创新项目。
来源:《嘉定报》 记者 赵一苇 实习生 夏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