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祥和雅苑”住户率先获益横沥河生态环境改造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7-08-31 浏览:

433e0dc0ef8743cbbe20139ad3a673c0.jpg

横沥河新景之一——天恩观月。

从“破房子”到“景观房”,南翔镇“祥和雅苑”的住户们成了横沥河生态环境改造项目的首批受益者。日前,记者从区水务部门获悉,横沥河生态环境改造项目已接近尾声,年底前可全面建成,环河步道及亲水平台已先期开放。

2014年,徐丽华从普陀区动迁至此,“当时,所有朋友都劝我卖房。从窗口望出去,河水发绿,河岸上全是黑土堆,哪里适合居住?”而今3年过去,随着横沥河环境整治的推进,水清了,岸绿了,再也没有人劝她走了。

每天早上,徐丽华和邻居们会绕着横沥河1.9公里的景观带走上2圈。“沿河走一圈,大约7000步,就像饭后逛公园。”徐丽华说。晚上,亲水平台就成了社区阿姨们的“秀舞台”。

正是考虑到市民对河道整治的感受度,区水务局与南翔镇在横沥河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注重适当增加生活公共空间,让原本平铺直叙式的河岸变得更有“内涵”。于是,天恩桥上的天恩赏月,薖园的北园老桂、鹓林消夏、鹤湾渔艇、槎阜社灯和程家园的博望仙槎等昔日古籍中记载的“槎溪十八景”,被打造成全新的“横沥六景”。

所谓新景,是因为老景已经消失。比如建于明代的薖园,是当年李流芳等文士聚会的地方,园中有百年山茶和老桂四十多株,因此有“北园老桂”之说。如今设计师们根据地方志及古籍描述重建该园,依稀可见当年的园林风姿。“天恩桥外夜潮平,渔唱时闻断续声”的江南水乡之美再度重现。

河水中也有不少隐藏着的“真功夫”。区水务局的工程师们介绍,横沥河部分岸段采用的F箱式护岸是一种新型生态护岸,在上海地区还没有使用实例。它的优势在于结构透水,可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又比常规的钢丝石笼耐久性更强,还可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增加河道的整体生态效果。

效果好不好,每天来河边的垂钓者最有发言权。家住宝山区的陈贵每天都来横沥河钓鱼,在他的“成果”中,一条条黄背鲫鱼足有人脸那么大。“野钓的趣味就在于环境,这里的环境在市中心区觅不到。”陈贵说。

沿横沥河的夜色也让人迷醉。目前,河道沿线正在布置灯光,渲染古朴幽静的古镇夜景。沿桥区域还将设置成排的喷泉,打开喷泉,烟尘般的水雾弥漫于夜色之中,形成一片水帘洞天的景象。

来源:《嘉定报》 记者 李华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