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十位“文青”眼里有十个嘉定孔庙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7-11-08 浏览:

    如果在几年前,作为艺术品收藏人的吴平打从心底觉得:嘉定是个“乡下”地方。别说画廊,就连像样一些的艺术工作空间都没有。他四处奔波,可能一年到头都不会来嘉定收东西。可上个月,他来了嘉定三回,最近一次是走进位于州桥老街的一家新门面——“正见艺术空间”。

几天前,在“正见艺术空间”,青年策展人、画家付永康和他的朋友们用各自创作的作品,举行了一个现代艺术展。此次展览以“嘉定孔庙”为命题,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通过一星期的实地写生,十位艺术家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包括油画、传统中国画、现代水墨、水彩、动画装置等。

在付永康看来,孔庙是嘉定的文脉之源,围绕孔庙进行创作,为嘉定建县800年献礼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作品形式各异。作品表现了青年艺术家看孔庙的不同视角,创作的冲动和表现形式都很有趣。”吴平很看好其中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艺术功底不错,表现形式也多样化,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大众审美。

走进画廊,在转角处,一幅“迷你”版的孔庙写生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幅作品仅仅10平方厘米,画面中没有一条直线,它的创作者是青年艺术家杨欢。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定小囡,杨欢第一时间答应参与了此次创作。“因为母亲工作的关系,我从小就在孔庙玩耍。那长廊、那石碑、那湿漉漉的感觉,一直在脑海里的某一处。”杨欢说,“也许和在国外求学的经历有关,让我有了创作的冲动,也赋予了作品特殊的情感。”在她记忆中,孔庙柱子的弧度是有讲究的,它不是笔直的,而是符合人眼的审美习惯,中间段凸出来,像男人的肚腩似的,给人牢固的安全感。她用淡淡的墨线勾勒,线条不遵循科学透视,刻意歪歪斜斜,以表现情绪。“孔庙就像家里主事的老太爷,只要他在那里,一家人就安心了。”杨欢说。

在这群年轻人中,还有一对夫妻。他们因为艺术在乌克兰相识相恋,妻子伊莲娜是乌克兰人,丈夫是嘉定人。他们用传统的欧洲油画技法,将自己眼中的孔庙绘制在画布之上。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汤柏华认为,孔庙更像是一个美术馆,里面有塑像、有庭院、还有各种略带传奇色彩的故事。他花了7天时间在展厅的一面墙上创作壁画,以12头鹿为创作灵感,将孔庙中具代表性的老槐树和桂花等植被“放”进画中,给人以时空的想象。

付永康认为,此次展览的意义在于,能有一个青年艺术家交流的平台,同时能为嘉定市民推荐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源:嘉定报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