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今天(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一提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情人节”——鹊桥会、定情、看着星星互诉衷肠、收礼物……但实际上,在古代,七夕的传统习俗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根!本!无!关!不是“情人节”!七夕这天是道德腊,古代的腊日是祭先祖、百神的日子,道教把古代的腊日习俗继承了下来,是日犯者削禄夺纪。另外还有一个七夕忌。「初七日勿想恶事」。
另外,在我们中国的悠悠岁月长河中,七夕还是有很多习俗,象征着我们美好的愿景。
穿针比巧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每年在七夕这一天,女子期望自己能够拥有像织女一样灵巧的技艺。而在当时,评判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是,能不能用一个彩线,将七根针串起来。
喜蛛应巧
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女子望着月亮穿针引线,然后将小蜘蛛和针线放在盒子里,等到明天再去观看,如果里面结成的网是圆的,就说明得到了织女的护佑,能够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
七月七日晒书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趁着天气凉爽,将家中的家具清洁干净(将书籍搬出来晾晒),去除掉霉气,去到寺庙中参拜念诵佛经,以期能够得到善缘。
染红指甲
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丢巧针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投针验巧,水有张力,针放在上面能够浮着,灯照射后水中会有影子,投针能够有花影,验巧就是看谁的影子好看。
拜魁星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闽东一带读书人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在古代,女子对于自己的幸福和命运是不能把握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命运赐给她的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良人”,那就是姻缘善待了她的人生。所以要“乞巧”,乞求的实际是自己的幸福。
而现在的女性也不需要再“乞巧”了。投身职业,婚姻自主,当代女子完成了古时女子乞求的人生。而今天的七夕节,在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与商家推波助澜下,也成为了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