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节后天气如何?会不会降温?适合吃点啥?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0-10-08 浏览:

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24节气中的寒露,嘉定天气状况比较理想,阳光是今天的主场。

早间气温起步在14.2度,早晚凉意比较重,注意添衣。

白天有阳光助阵,最高气温比前两天略高些,预计在24度附近;午后东北风加大至4-5级阵风6级。周边城市今天也都是多云或晴天,天气对返程不会增加负担。

节后工作日天气也都比较平稳,多云到阴为主。预计下周初会有一次弱降水过程,周中气温略有下滑。

timg (2).jpg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随着秋风劲吹,寒露到了。这是个表示气候变化的节气,也是人们忙着收获的时候。

寒露节气的许多习俗与重阳节比较相似,如赏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机勃勃,深秋多少显得有些萧瑟,但人们登高望远,去观赏秋色,也代表着一种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到快要凝结了。

微信图片_20201008110654.jpg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反映了气候变化。和白露比起来,它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露”字,但白露意味着从炎热向凉爽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到来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生,尤其在早晨或者晚上,人们往往会略微感到一丝寒意,空气也变得比较干燥。

食在寒露:吃螃蟹、喝寒露茶

寒露节气的习俗不太多。秋深了,倒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但螃蟹不宜多吃。

有的地方,则有喝“寒露茶”的习惯。据说,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道,颇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寒露时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这时人们应注意防秋燥,于是,民间也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

微信图片_20201008110658.jpg

也有文章称,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值得注意的是,农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此时菊花基本已经普遍开放,所以,登高、赏菊称为寒露节令的一大雅事。

防秋燥,饮食应润肺益胃

过去,在人们的认知中,寒露到来后,在自然界里,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要做出一些调整,适应天气变化。

比如,有一种关于养生的说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天气干燥,在饮食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注意饮食平衡的基础上,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微信图片_20201008110702.jpg

此时,可以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适当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等具有益胃生津功效的食物;蔬菜则可吃胡萝卜、冬瓜,或海带、紫菜等。

“一场秋雨一场寒”,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而且,秋季腹泻多发,要防止暴饮暴食,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文末二维码.jpg

作者:人民日报
编辑:徐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