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全运会金牌获得者金晔:站上飞驰的帆船,就不会回头!

日期:2021-10-16 浏览:

“驰骋在海面上的时候,就像在迎风飞翔,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女子49erFX级比赛中,奥运联合队中来自上海嘉定的选手金晔搭档浙江选手陈莎莎夺得金牌,这是金晔运动员生涯中的首枚全运会奖牌。日前,金晔回到嘉定,接受了嘉融媒记者的采访。

C3A267F5-2041-42DC-AC94-2F87A9AB88BC.jpeg

“没什么好多想的”

东京奥运会是金晔首次参加奥运会,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没来得及调整情绪,她就立刻回国备战全运会。

“没什么好多想的,继续努力。”这是金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乐观的女孩,从小心理素质就很好。

7岁时,金晔进入嘉定区城中路小学就读,在任课老师们的眼中,金晔是个性格开朗、做事专注的女生。也正是这份沉着冷静,让她具备了成为运动员的潜质。

88FCCD33-D3B1-4A12-A55D-39842D05AC54.jpeg

2010年,上海市OP帆船队补招运动员,嘉定区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张雷开始寻找苗子,正在读四年级的金晔凭借优异的身体条件脱颖而出。

 “当时她还不是很擅长游泳,参加市里第一次集训时,就直接站上了帆船,问她怕吗?她说,没什么好多想的。” 张雷说,第一次见到金晔,就觉得这个女孩不一般。

 “她从小比较皮,喜欢在乡下到处跑,游泳也没基础,感觉很有可能会被退回来。”回忆起女儿当初被选入市队,金晔的父亲觉得,“更多的是运气。”

“别人行,为什么我不行?” 

刚开始训练,金晔十分不适应,“我从小就容易晕车,刚开始练,没多久就想吐、头晕,有时候甚至感觉天旋地转,根本站不稳。”

尽管如此,她从未放弃。

“别人行,为什么我不行?”带着这股韧劲,她除了在海上训练,空闲时一有时间就会原地转圈,“我刻意找到那种眩晕的感觉,再让这种感觉成为一种习惯,也有人会觉得这种方法没用,但不试又怎么知道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金晔正式进入二线运动队。又经过7年的刻苦训练,她进入一线运动队,2018年入选国家帆船队。

与海打交道,难免会遇到危险。有一次冬训,金晔由于操作失误,船突然翻了,用来固定金晔身体的钩子突然勾住了支索,她不仅掉进了海里,还被压在了船下,无法挣脱。幸好队友及时援助,金晔才得以脱险。金晔说,至今还记得当时自己浮起来后阳光洒在脸上的感觉,“仿佛重生了。”

为了新项目增重20斤 

在国家队,虽然金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始终不够理想,情绪上难免有些失落。从OP级到470,再到诺卡拉,金晔没有气馁,换了不少项目,力求突破,直到2019年她改练帆船49erFX级。

记者了解到,与激光、470等级别相比,49erFX级速度更快、要求更高。49erFX级船型的船长4.99米,具有超大的帆面积,操纵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在49erFX级船上,身材高大、体能更为充沛的金晔担任缭手,负责观察其它船只位置、控制船的前进方向。要让帆船在航行中更快更稳,金晔必须得增重,“身体太轻会压不住船,而且会影响速度,还可能有危险。”

去年夏天,教练的主要任务就是盯着她吃饭,“早上一个烧麦、两个包子,中午和晚上,我都买好菜了,教练再过来给我加个菜,八九点夜宵,一顿不少。”就这样,金晔的体重从60公斤涨到70公斤。

站在帆船上,就不会回头 

一年有320多天漂在海上,皮肤被晒蜕皮是常事,但金晔并不在乎,“也想过如果回到起点,我还会不会开始,但就像是在帆船上飞驰,一旦踏上去,你不会想回头。”

女儿首获全运会金牌,父亲金天峰在激动之余也有一丝忧虑:“她其实一直在做康复,但她很坚强,坚持训练,参加奥运会,又参加全运会,我感到非常骄傲。”

3B7261F8-649C-49E0-9397-E350611CAE35.jpeg

金晔说,与欧美选手相比,亚洲选手体能吃亏,但她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我会尽力去拼,会继续努力,为嘉定、为上海体育争光。”

微信图片_20210910095144.jpg

文字: 周玉林
编辑: 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