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我“嘉”对话框 | 瞬间

日期:2022-11-23 浏览:

对话,是人类情感最显性的表达。

有柴米油盐的细碎,

有喜怒哀乐的强烈。

能描绘庙堂之高的宏大,

也能演绎江湖之远的恬淡。

我嘉对话框,

用对话,

定格人间烟火,

浓缩城市意象。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841.jpg

“漏水点在这里,2.5米左右的深度!”11月17日晚上8点,听到工友传来的讯息,嘉定自来水公司管线维修工人王振乾,终于卸下了心里的重担。

瞬间:他们迅速集结、全力以赴

“塔城路南大街路口出现大量积水,应该是地下水管破损,麻烦尽快抢修!”

“好的,我们马上到!”

放下电话,王振乾所在的抢险小队立刻赶往事故现场。

当天傍晚,天空下着雨,雨水混杂着地下水涌进雨靴里。由于路面多处出水,具体漏水点难以通过开挖确定。经过持续排查,在管道听漏仪器的辅助下,抢修人员终于确定了漏点方向和异常范围。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846.jpg

“现在已经找到出水点,要先停止供水,然后尽快修复管道。”王振乾立刻抢关阀门,止住从地下不断喷涌而出的水流。从上世纪80年代起,王振乾就奋战在供水管网抢修一线。经过多年历练,需要关闭阀门时,不用翻地图他也能很快找到位置。

晚上10点45分,破损管道抢修完成,抢险小队却没有离开。他们顾不上休息,协助市政道路养护单位一起修复路面,成功在早高峰来临前让道路恢复通行。

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的背后,离不开抢险队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响应召唤、赶赴现场,在一个个突发事件的瞬间,总有无数嘉定人的身影。

11月16日下午,在轨交11号线嘉定北站,有一名老人突然晕倒。那一刻,轨交工作人员、热心乘客都飞奔到老人身边。“哪里不舒服,现在站得起来吗?”“先喝点热水。”一行人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转身离开。虽然天气渐凉,但身边上演的暖心一幕,又温暖了这座城市。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850.png

瞬间:记录“新”意 定格“城”长

在嘉定区第九届摄影作品展上,一幅展现菊园新貌的《秋夜北水湾》让人惊艳:夜幕下的北水湾大桥横跨横沥河、贯通平城路,两岸绿意盎然、高楼耸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繁华的都市美景融为一体。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853.jpg

现场,记者见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陈鸣,他在自己的作品《子夜抢修》前驻足良久。“看到这张照片,三年前那一刻仿佛历历在目。”陈鸣说,照片中,工人们正赶着午夜“天窗点”,争分夺秒完成沪苏通铁路安亭段的施工改造任务。轨道上,升腾的尘雾和紧张忙碌的工人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卷。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857.jpg

凌晨4点30分,伴随列车的汽笛声,完成铺轨的铁道迎来第一辆列车,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难忘的瞬间,陈鸣便是见证者之一。

“早些时候那几条铁路还没有铺,安亭西站顺利通车,让嘉定交通发展再次驶上快车道,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故事,若不是用相机定格瞬间,我也许不会记得这么清楚。”陈鸣说,能用镜头见证城市变化,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开心。

穿梭在展览现场,120件展出作品,是120个看见世界、记录世界、表达世界的瞬间。风光旖旎的远香文化源,蝶变幻彩的华亭乡村风貌,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健身广场……这些城市发展、人文风采、风雅底蕴的生动写照,不仅出自专业摄影家,还有身边的普通市民。正是摄影者们扎根生活、聚焦时代,才映射出城市的不息活力。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901.jpg

上周,第五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如约而至,成为聚焦新兴产业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哨。展会期间,累计交易额达3.2亿元。科创人几十载匠心耕耘,也在这一瞬间结出了丰硕果实。

微信图片_20221123111905.jpg

奋战到天明的抢险队伍、挺身而出的热心市民、在光影中定格的城市印迹、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的科技成果……总有一些精彩瞬间,属于一群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它们不曾黯淡,汇聚在一起,以特有的光芒通往永恒。

尾图.jpg

作者:制图姚卓琳(见习)
编辑: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