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哪能办丨孩子误吞异物哪能办?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3-08-17 浏览:

在“上海嘉定”的各大平台,经常有粉丝带着各种疑问求助小嘉,原来那些我们不以为意的常识,却让有的市民焦头烂额。为此,小嘉推出“哪能办”栏目,请相关部门为市民答疑解惑。

“熊孩子”误吞异物

自己无法吐出来,哪能办?

为此,记者请到

嘉定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章静怡、臧江红

为广大家长支招~

低龄儿童在吞入异物后大多都不会表达,哪能办?两位主治医师表示,家长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判断:

1.异物进入气道: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暗发紫等症状;

2.异物卡在食道:会出现吞咽困难或不愿吃饭等症状;

3.异物进入肠胃:会引起腹痛等症状。

以上3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就医,尤其是第一种情况,在出现异物卡住气道后的4-6分钟,为黄金救治时间,一旦错过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家长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途中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章静怡说。

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家一定听说过,但其实根据年龄、情况,也有不同的手法:

1.适用于1岁以下孩子

拍背法:不能使用腹部冲击手法。确定孩子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后,实施5次拍背法,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图片

胸部按压法:若堵塞物未排出,施行5次胸部按压法,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重复压迫,但动作要很轻柔,直至异物排出。

图片

2.应用于清醒的一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其中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并拢,呈闭合的“剪刀”状,放在患者肚脐上方,另一只手握拳再置于“剪刀”上方,此为施压的定点(简称:压力点)。

图片

“剪刀”手松开后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因儿童的身高原因,可跪或者坐于其身后,施行腹部冲击波。

图片

3.特殊情况下用于自救

稍稍弯下腰去,靠在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压力点”,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图片

4.出现气道异物梗阻导致昏迷

让病人平躺下来,清理口腔异物后,施救者骑跨于患者腹部用两手掌根部用力冲击,按压患者腹部,依靠肺部残余气体力量进行异物冲出气道。

除了采取急救措施,日常预防儿童误吞异物也要同样重视:

1.避免让孩子玩不适合年龄的玩具,尤其是有细小零件的玩具,孩子玩耍时需要有家人陪同。

2.谨慎让3岁以下的孩子接触花生、瓜子、松仁等坚果类食物。

3.虽然果冻引起气管异物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所以在给孩子食用时要特别小心。

4.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或含着食物睡觉。

嘉定各大医院的急诊在夜间均开设相关应急通道,一旦出现危急情况要及时就医。


0二维码.jpg


编辑:徐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