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你也能绣出绮丽江南
色泽清雅、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作为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江南闺绣画用一针一线再现江南文人画。9月29日,江南闺绣画非遗拓展活动走进上海古猗园,带领市民直观体会江南非遗文化的古韵雅致。
“江南闺绣画源起宋代宫廷,是一种以桑蚕丝绣绘传统书画的闺阁艺术。明代《蕉窗九录》记载……”江南闺绣画项目主要传承人范冬梅用一个个小故事将江南闺绣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娓娓道来。一幅幅色泽清雅、古朴传神的绣绘作品引得大家目不转睛,跃跃欲试。
选用什么样的针法、丝线颜色,怎样劈分丝线都很有讲究。游针、接针、齐针……轻拈一根绣针,带着五彩的丝线在丝绸上穿插往返,轻巧的技法犹如优雅的舞蹈。现场,市民跟随范冬梅的示范,一同体验蚕丝线的擘丝技艺和穿针引线的乐趣,在扇面绣绘了一幅智者观鱼图。
“我现在在学国画,对这种手工很感兴趣,所以就来体验一下,没想到绣出来的能这么逼真。但是要穿数不清的针,还是很有难度的。”作为初学者,难免会在绣绘过程中出现绣线打结、针法错误等问题,但任乐小朋友始终全神贯注地盯着扇面,尽力完成作品。
有零基础的小朋友,也有老练的“绣娘”。只见市民奚阿姨不停地抽线、拉平,横着走三回,纵着也走三回,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畅快。“我以前经常绣枕头套、衣服、口袋上的花纹,虽然绣法不太一样,但还是有相似之处。刚开始动手有点犹豫,没想到越绣越顺。”奚阿姨兴奋地说,自己特地带着外孙女一起来体验传统文化。
“江南闺绣画自古以来就是闺阁女子生活的一部分,寄予了她们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每一针、每一线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女性特有的知性和柔美。”范冬梅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市民朋友对江南闺绣画这项非遗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实操探索中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独具一格的魅力。
作者:李蓝玉、彭晓妍(见习)
编辑:卓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