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居民们选出来的业委会主任,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近期,新成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改造完成后,迎园十三坊和西村小区环境整洁优美,迎园十三坊还拥有了一个气派的门头。殊不知这门头的顺利完工,背后还有一段小插曲。一起来看↓
迎园十三坊和西村小区仅一河之隔,只设一个业委会,主任严荣宝分工负责西村小区,副主任兼秘书刘仁英分工负责迎园十三坊。在迎园十三坊更换门头阶段,居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按照最初设计,门头采用现浇现砌工艺,大门口堆满的建筑材料让早晚高峰的居民叫苦不迭。听到门头改造至少还要一个月才能完成时,严荣宝和刘仁英忧心忡忡。他们找到居委会,并联系新成路街道相关部门,表达要求设计公司更换材料重新设计的诉求。
经过协商,最终施工方决定改用钢材门头,由加工厂制作完成后运到门口组装。一周后,结实又气派的钢材门头就架了起来,一体式的门头比原先的设计更结实,施工时间大大缩短,工程总预算也没有增加。
早在开始改造之前,小区业委会就非常重视小区改造工程,并对不理解的居民一家家上门做思想工作。他们还收集居民的意见,针对楼道窗口的坏把手、墙外的破损管道、停车棚的破损等,向施工方提出优化意见。“虽然不住在这边小区,但我也是这里的业主,是居民们选出来的业委会主任,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老旧小区改造可能十几年才轮到一次,我要盯着物业、盯着施工队,把好事办好。”严荣宝说。
严荣宝监督改造工程收尾
除了关注小区改造,业委会对小区环境也特别上心,随着改造完成脚手架拆除,非机动车飞线充电问题又“卷土重来”。业委会通过调研发现,原有的非机动车停车棚已经饱和,只有新辟出可供充电的停车位,飞线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获悉情况并经各方多次协商后,社区联系相关公司在迎园十三坊开展试点——免费在居民楼门口安装支持电子支付的充电桩。目前新成路街道各社区正普遍征询居民意见,在不具备新建停车棚的老小区,为居民免费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嘉乐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静珠介绍,业委会成员在改造期间积极协调解决居民矛盾,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尽自己所能服务居民。
作者: 通讯员杨晨伟
编辑: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