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天气转凉,如何科学预防脑卒中?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3-10-30 浏览:

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

主题与口号为“卒中:重在预防”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

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图片

在上海嘉定APP、嘉定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100.3同步音视频直播节目《健康有道》中,嘉宾对相关科普知识作了详细介绍,并解答部分听众、网友提出的问题。

小嘉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将节目中嘉宾答问进行了集中梳理,看看是否有你想了解的内容?

嘉宾

图片

张志坚(左)

张志坚,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对危重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诊,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及健康教育有较丰富的经验。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天气变冷与脑卒中有什么关系?

天气变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从而血压升高。老年人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较弱,血压更容易出现波动,因此脑卒中风险大大增加。

图片

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区别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常见的是脑梗死,还有短暂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脑卒中的典型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怎样识别脑卒中?

我国推出了适合国人的急性脑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即“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即检查有无口角歪斜;

“2”代表双手平举看,检查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困难。

国际上将“FAST”口诀作为判断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即面部Face,手臂Arm,语言Speech,时间Time)

Face(脸):指面部表情,口歪眼斜,是脑中风发作的重要表现。

Arms(手臂):如果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都是脑卒中早期发作非常重要的迹象。

Speech(语言):患者说不出话,或者说话含糊不清,是卒中重要标志。

Time(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以上突发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至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图片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根据病情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给予必要的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的监测,针对以上指标出现的波动性,合理应用药物等方式,保证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2.药物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最好在发病4个半小时之内进行治疗。对于出血性脑卒中,须绝对卧床,避免活动,降低颅内压,可以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采用介入人工取栓。出血性脑卒中,当出血量较多时,往往选择开颅血肿切除术。

4.其他治疗:轻度脑卒中的治疗还包括物理治疗,针对性地给予床上移动训练、步行训练以及坐位平衡以及站立训练等,以此提高自我生活能力。

什么时间是卒中康复的黄金期?

脑卒中的最佳康复时间为发病三个月以内,这时多以改善脑循环、改善脑功能为主,病人恢复情况会比较好。发病3-6个月是康复治疗的可恢复期,这个时期以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为主,发病半年以后康复治疗效果可能会不明显,因为这时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已经趋于稳定。

如何预防卒中?

1.定期检查健康状况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应当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指标,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使用降糖降压降脂药物。

2.调整生活习惯

中老年人群体温调节能力大不如以前,应多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保持适度运动,但不能让身体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3.健康饮食

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适当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健康食品,适量吃时令水果。

4.调节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秋冬季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抑郁,进而导致心慌、多梦、失眠,诱发血压变化。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尽可能避免情绪波动。

5.谨遵医嘱,服药规律治疗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平时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切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更不能任性停药。

6.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口角歪斜、肢体麻木乏力、活动障碍、失语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图片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收藏这份地图,有备无患

↓↓↓

图片

1698453322383.jpg


编辑:王子艳(实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