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万亩,丰收!
金秋时节稻花香,今年全区水稻收割面积约7.35万亩,目前已进入收割高峰期,跟着小嘉一起来看↓
11月1日,记者在嘉北郊野公园看到,多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随着一排排水稻卷入转动的拨禾轮,秸秆碎屑从后方出口飘出,金黄的稻谷被“尽收囊中”。一派田园丰收景象也吸引了路过的游客停下脚步。
“秋收是城市里很难寻得的景象,打算多拍几张做个记录。”来自徐汇的王老伯20多天前来公园时,就被一望无垠的水稻田深深吸引,“那时候还是绿油油的,现在都丰收了,这些画面太亲切了,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在农村的日子。”王老伯不禁感慨,过去他们都得自备镰刀下地收割,如今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机器全面取代人工,效率高了,场面更是震撼人心。
“亩产可以达到1300斤,农户们都说迎来‘丰收年’。”嘉北郊野公园农林专员马杰介绍,公园内今年种植了900亩“南粳16”和800亩“花优14”。由于今年气候条件相比去年更适宜水稻生长,产量相比往年上涨了约20%,“今年台风少,风调雨顺,整个抢收工作也是开展得比较顺利,预计在11月中旬结束收割。”
记者从区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嘉定水稻主要以种植“南粳46”“沪粳137”“秀水613”“申优28”等品种为主,目前均已进入收割高峰期。
“今年水稻总体呈现出品种优、产量高等特点。”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油科科长须奕骎介绍,为了保障丰产又丰收,农户要根据水稻成熟的情况及时收割,“稻谷和茎叶必须要95%变黄之后才能收,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农户们能够喜迎丰收,除了天公作美,还得益于区农业部门的全程介入、科学指导。在水稻品种筛选、播种期,区农业部门就成立了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户们“把脉”支招。
“今年主要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工作目标开展各项工作。”须奕骎说,首先就是为农户筛选出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在肥料方面则引进新技术和新的肥料品种,通过侧深施肥的方式,在插秧的同时将缓释肥一并施入,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水稻生长期等环节,科技小分队也都进行了专程的技术指导。”
据悉,今年秋收工作将在11月底前基本结束。
编辑:王子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