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走,喝“村咖”去~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3-11-13 浏览:

在安亭镇向阳村,有这样一家“琴语花香”乡村咖啡店坐落在田园画卷里。开放式的庭院、四溢的花香,坐拥园林般的闲适和宁静。沐浴在午后阳光里喝一杯咖啡,看窗外广阔的稻田,品尝着热气腾腾的农家米糕。

图片

店主冯惠琴原先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层,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她离开企业回到乡村,开了这家“村咖”,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空间,能让游客感到温暖、治愈。

图片

在创业前,冯惠琴曾到多处学习,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让“村咖”走出了自己的差异化道路。在冯惠琴看来,店里光卖咖啡是不够的,茶和咖啡在店中“相遇”才是文化的融合,和西方“咖啡社交”一样,茶文化的“喝茶会友”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不仅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还能让茶文化更靠近年轻人。”冯惠琴说。

图片 图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为了让大家体验这样的闲情雅致,冯慧琴还特意准备了古朴的茶桌椅、精致的茶器,将“围炉煮茶”的热潮带进店内小院。咖啡醇香,米糕软糯,加上炉火的加持,小院预定十分火爆。顾客刘芳告诉小嘉,作为“90后”,自己十分热爱咖啡,但和父母一起来时,却会点上一壶茶,慢慢品茗。

图片

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的米食文化传承至今,在向阳村依然充满活力。向阳村的千亩高水平良田,每年可以亩产1000余斤。除了饮品,冯惠琴还用向阳米制作米糕。新鲜制作的米糕软糯可口,形成了村内的一种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初次创业的路上往往充满艰辛,“尽管做了不少功课,无奈在这个时代,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她坦言,虽然小店运营越来越好,但像她这样“单打独斗”的农村创业者来说,客流量少、知名度不高是经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图片

最近,冯惠琴开启了直播事业。通过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冯惠琴的账号粉丝从原先寥寥无几的几十人,到如今已发展有7000多名粉丝。通过直播带货,冯惠琴的小店和农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通过冯惠琴的直播和社交平台,村民自产的农产品也很快销售一空。“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带动村里的人气。”冯慧琴说。

图片

有人问,“村咖”能支撑几年?冯惠琴笑着说,开业至今的三年中,邂逅过形形色色的游客,但每天只要打开大门,都会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位进店的游客,“虽然乡村咖啡馆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但无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尾图.jpg

作者:通讯员蒋一超
编辑:卓明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