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高发!这种疾病如何预防?
今天(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在上海嘉定APP、嘉定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100.3同步音视频直播节目《健康有道》中,嘉宾对相关知识做了详细介绍,并解答了部分听众、网友提出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你想了解的内容?
《健康有道》直播现场,赵开顺(右一)、魏威(左一)
嘉宾
赵开顺,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肺部肿瘤诊治。
魏威,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康复治疗师,擅长危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的康复治疗。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或肺泡(肺气肿)的异常导致持续的、进行性的气流阻塞,从而引起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痰 液分泌)。
慢阻肺病为什么在冬季更容易发作?
秋冬交替,忽冷忽热,人体易感染风寒。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时,呼吸道内的细菌或外来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另外,部分特异体质的人对冷空气或花粉会有过敏反应,增加喘息发作的风险,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并发呼吸道感染。冬季人们习惯关闭门窗御寒,室内空气长时间不流通,导致病原微生物滞留,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
得了慢阻肺会有哪些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症状特征及演变: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累时出现,后逐渐加重,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胸闷和喘息。
容易患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长期吸烟者;
2.40岁以上人群;
3.长期接触有毒颗粒或气体者;
4.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5.有慢性咳嗽症状者;
注意:40岁以上咳嗽、咳痰、气急胸闷3个月以上,可能是慢阻肺。
高危人群自评或者自测表
对于没有任何明显烟草暴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无症状者,可能不需要进行肺活量筛查;而对于有症状或危险因素(如>20包烟/年、反复肺部感染)的人,肺活量的诊断率相对较高,应考虑将肺活量作为一种早期发现病例的方法。
如何预防慢阻肺?
1.严格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2.加强防护,佩戴口罩;
3.减少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吸入;
4.生活起居室要注意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和环境清洁卫生;
5.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6.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高营养食物;
7.适度体育锻炼,锻炼呼吸功能(太极拳、呼吸操、八段锦、缩唇呼吸等);
8.40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作一次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检查有什么重要性和好处?如何进行?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检查之一,是诊断是否存在慢阻肺的必要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延缓肺功能下降,是一种无创且相对安全的检查,只需配合指令做吸气、呼气动作即可。
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1.合理有效的锻炼。长期规律的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肺组织的收缩与扩张。一般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2.做呼吸操。规律的呼吸操可以减缓老年人呼吸系统的退化,保护肺功能,促进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慢阻肺患者推荐长期缩唇腹式呼吸;
3.戒烟和避免吸入二手烟。长期吸烟会对呼吸道、肺功能造成损害。戒烟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还可以降低肺功能衰退的速度。同时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平时尽量远离吸烟人群;
4.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粉尘、油漆等有害气体、颗粒对肺的损害。雾霾天戴口罩,避免在汽车尾气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家里定期开窗通风、空调定期清洗、炒菜开油烟机减少油烟的吸入。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5.多喝水。秋冬季,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及时补充水分是保护肺脏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多次、适量饮水;
6.及时治疗其他疾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炎等反复发作,可能会蔓延至下呼吸道影响肺功能。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容易出现胃酸反流,进入呼吸道,造成肺损伤。如有这些疾病,应引起重视,及时诊治;
7.饮食。平时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梨、银耳、蜂蜜等。少吃辛辣、油腻、冷饮等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
编辑:李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