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门”:行走在西大街上的人(一)
西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嘉定城外的西侧,总规划面积约17公顷。1500年前,有僧人在此修建护国寺,借助练祁河的水上交通便利,西大街逐渐形成并聚拢商贾,古称练祁市。
当然,这里最多的记忆是西大街的烟火气。2006年启动西大街保护与更新以前,近一公里长的西大街弹硌路两侧居住了2226户居民,大街上林立的商户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是嘉定人民深深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小时候有过一段时间,喜欢假装睡不着的我,会骑着小脚踏车,跟着父亲的凤凰牌,经过西大街前往嘉丰厂,满心欢喜地去给下晚班的母亲一个惊喜。长大以后,再次走过西大街,拿起相机记录下西大街的人和事,也算是一种耦合与幸运。
2014年1月,西大街清晨的一缕阳光与馒头店的她们。
2014年1月,西大街杂货店里的孩子。
2015年,西大街的集市和它的烟火气。
2015年,西大街的裁缝铺的老裁缝。
2017年,西大街住户搬离前,留下了自己觉得最珍贵的“回忆”,一张工商执照。
2014年,西大街的露天鱼市。回忆里还有蹲守在鱼前的猫。
2015年,西大街一理发店的老师傅与他的顾客。
2015年,西大街普通居民的家中即景。
2017年,西大街上的一家劳防用品商店与女老板。
2017年,西大街的肉铺与女老板。
坚实的弹硌路,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是一段时光的回音壁,有着生活的气息和历史变迁。这些人和事,也许你也遇见过……
编辑:王子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