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吃嘉定古法羊肉
进入“速冻”模式,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羊肉,不仅能温暖身心,更能感受到独特的入冬仪式感。而嘉定本土的古法羊肉,更堪称一绝。
“古法羊肉有三种,白切羊肉、红烧羊肉和白汤羊肉,口感各有千秋。”嘉定宏泰园大厨陆明介绍,“要烧出古法羊肉的特色,就得用古老的烹饪方式。”
土灶头的灶膛里火苗飞舞,灶上的木桶里蒸腾起滚滚热浪,白烟裹挟着羊肉香味弥漫开来。在嘉定宏泰园饭庄的后厨,大厨陆明正在为烹饪古法羊肉忙活着。
“宰杀的是园内吃着葡萄长大的山羊,选用羊前腿肉,先焯水、冷却,再回锅吊烧。”陆明一边向小嘉讲述,一边展示木桶吊烧的独特方式——烧制羊肉的大木桶有半米高,一根竹竿横在桶口,竹竿中间系着一根绳,绳上绑着一块大石头,石头底下压着一整块羊前腿肉。
“这个木桶是用香杉木制成的,用它烧羊肉可以将木香与肉香完美结合,烧出的羊肉没有膻味,甚至有淡淡的柴木香,口感更佳。这个肉必须皮朝下放,防止羊肉粘锅糊底。石头压住肉,可以让肉完全浸在汤里,保证受热均匀。”陆明解释着一系列操作的缘由。
一锅热气羊肉,要在木桶上足足炖煮三个小时,待到底汤熬成乳白、肉质松软滑嫩,将肉捞出后立即趁热拆骨。找出大骨头,一拧一掰一拽,骨肉就实现了分离。“虽然很烫手,但只有现在才容易拆,放冷后很难扯动。”陆明说。
拆骨后的羊肉,需要放在冰箱里冷藏两个小时。拿出后,在娴熟的刀法下切成薄厚均匀、肥瘦相间的肉片,再用生抽、麻油、葱花调制蘸料,便大功告成了。夹一片羊肉,蘸一下料,送入口中,绵软紧实,说不上入口即化但也算酥嫩。
而红烧羊肉,则非常注重配料和下锅的顺序。仍然是土灶头,搭配一口大铁锅。将羊肉切成见方的大块,焯水后捞出。热锅中倒入菜油,放入葱姜蒜、红枣、冰糖、香叶爆炒,再倒入羊肉,加料酒、老抽、生抽和糖色继续翻炒,加水大火烧开,再切小火慢炖两个小时,最后撒上嘉定本地的白蒜苗作青头,大火收汁,便可出锅
“这个糖色是我们用白糖一点点熬出来的,这样炒出的羊肉不仅色泽鲜亮,口味也更好。”陆明介绍,“如果烧白汤羊肉,工序基本一致,但不放酱油,可以加入红萝卜等食材一起炖煮,吃起来更加爽口。”
满满一盘红烧羊肉,红润油亮,轻轻嚼着,松软的羊肉又微微滋出一点汤汁,味道咸甜适中,浓郁香醇,肉香充斥着味蕾,吃着吃着便微微冒汗,冬日的冷寂早已被抛之脑后。
作者:通讯员黄柳
编辑:王雯菁(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