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用心用情办好实事,实施民生“新福祉”提升行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地处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区作为沪上产业重镇和制造业大区,正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四个放在”的根本要求,聚焦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战略指向,立足嘉定在全市大格局中的使命任务,着力提升“四个能力”,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格局中,嘉定区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嘉定力量,通过深入实施“五大行动”,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嘉定的生动实践。
新成公园
用心用情办好实事 实施民生“新福祉”提升行动
围绕民生发展需求,锚定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工作目标,嘉定区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提质增效,推进城市规划微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作为建成超25年的市郊主城区,新成路街道辖区内2000年前修建的老旧小区有39个,占辖区小区总数的67%。今年以来,街道完成第一批3个小区约12万平方米综合改造,第二批4个小区约14万平方米综合改造也已启动。通过旧改,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新辟了停车区域、居民活动区等,部分楼栋加装电梯,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迎园六七坊沿河景观步道贯通,完成斜江河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提升8000余平方米绿化景观,将绿地建设和水系提质相结合,打通水系和绿地。街角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同步开展,通过环河公园带、品牌特色公园、口袋公园等,实现水岸生态环境上的“过渡”。迎园路65家沿街商铺户外招牌统一规划改造,迎园路、仓场路景观照明工程落地,增加行道景观小品,市容市貌提升改善。
地处新成路街道、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马陆镇4个街镇交界处的新成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目前改造规划已落地,将动迁农户和居民160户、企业23家,建设有邻里中心、学校等一系列公建设施,计划明年6月底基本完成动拆迁任务后,启动项目建设。建成后,将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有机结合,与嘉定老城西门遥相呼应,形成“西有西大街印象,东有练祁岛神韵”的生动局面。
在硬件设施提升和环境改善外,嘉定各街镇聚焦百姓生活便利度,持续提升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新成路街道在嘉定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提出建设“5分钟便民服务圈”目标。在原有迎园“我嘉·邻里中心”建成投用的基础上,在东区建设新成“我嘉·邻里中心”,结合新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百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新成“我嘉·邻里中心”及“我嘉餐厅”投入运营以群众满意度、体验度为标尺,突出空间功能化、功能项目化、项目菜单化,特色服务清单,涵盖党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数字服务等,陆续推出便民理发、“我嘉餐厅”、助老亲子、医疗健康等人气项目,在全区率先实现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全年龄段服务供给、全时段开放。截至今年11月,新成“我嘉·邻里中心”月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约85场次,月均接待居民约1.2万人次;便民理发服务居民约11450余人次,“我嘉餐厅”办卡2650余张。
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新成路街道通过存量再排摸、新建新成邻里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改建7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新增养老服务设施面积2488平方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达3897平方米。同时,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项目,认知障碍支持中心——记忆嘉苑全面建成。为了让老人吃得放心,今年以来,助老餐改由街道机关食堂供餐,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提供堂吃、分餐点、自提和送餐上门等多种助餐服务。
真新街道启动18个区级自治项目、35个街道级项目,发布《真新街道“真心实意”社区一线工作法》,金沙社区“三叶花园”、虬江社区“居民微信群管理”收获好评。着力抓好“真心实意”街居联动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8个民生实事项目;完成20个老旧小区既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消防设施加装工程;完成吉镇北路“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工作实现低保、重残无业人员全覆盖,非新增对象签约率达100%。着力加大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开通综合为老信息化服务平台,首期项目提供老年人助餐和线上慈善超市2种功能;完成适老化改造项目21户、老年人辅具租赁项目7户。大力推进加装电梯,今年已签约20台,开工15台,完工9台。
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真新街道启动了真新教育集团“科教兴街”项目;与江桥教育集团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对接上海师范大学优质资源,确立《真新街道中小幼一体化特色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今年以来新建2个市民健身驿站、1个市民球场和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改建3条市民健身步道;完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体育中心规划调整。同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空间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升级,让标准成为促进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创新的有力工具;深化苏河源文化品牌建设,依托苏河源·栅桥集市,扩大品牌辐射影响力。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卓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