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2所学校入选“全国首批”!
近日,教育部公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嘉定区2所学校入选,分别是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普通小学,跟着小嘉一起去了解一下!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学校、高校、基地的师资和场地,创建真实问题情境,融认知、体验、探究、创造为一体,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差异和个性特点分层设计,构建同创乐园、生境花园、文史慧园“三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
在课程内容连续性设计基础上,实行体验进阶、探究进阶、合作进阶和思维进阶式实施策略,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坚持科学类基础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开足、开齐科学类课程的同时,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衔接,创新教研平台、变革教学方式,构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特色的“三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培养具备科学家精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普通小学
嘉定区普通小学作为拥有百年文化底蕴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嘉定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围绕嘉定区“品质教育”理念,紧扣以“百年文化”“科技提升”为特征的学校综合改革,以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培育为中心,构建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聚焦教学方式创新,拓宽教育边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学校依托周边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博场馆资源,馆校联动,构建合作平台,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跨界融合中提升学习素养。学校充分利用文博场馆资源,在实现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道路上产生了“跨界融合”的创新经验。
学校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智能+天文”特色课程,培养具有科技前瞻性、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围绕“人工智能+天文”,学校与嘉定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创集散地、上海天文馆等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如人“工智能+”课程《AI在智慧生活》《趣味编程》、天文课程《捕捉星星的巨眼》等。
普通小学将以人工智能和天文教育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关注、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徐晔(通讯员)、朱佳丽(通讯员)
编辑:张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