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你的“小心肝”,这些“肝”货不容忽视
昨天(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由于肝脏是哑巴器官,早期肝硬化症状并不明显,医生呼吁市民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疾病的发生。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肝硬化,之前也没啥感觉,就突然咯血了。”3月18日上午,记者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见到了患者吴阿姨。吴阿姨告诉记者,几年前,她忽然出现咳血、腹胀的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肝硬化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不疼也不痛,一直没啥感觉,现在每年都要定期复查。”吴阿姨说。
医院肝胆内科主任胡和平表示,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肝硬化一旦形成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并且,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联系密切,市民应该定期筛查和体检。
“远离肝硬化一定要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及时就医。建议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至半年进行随访,要了解肝功能状况、筛查并发症及预防肝癌的发生。”胡和平说,无论是肝硬化还是肝癌,皆可预防,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降低罹患肝硬化、肝癌风险。
“从预防角度来说,少抽烟少喝酒,饮食健康、多运动是关键。酒精会破坏胃粘膜,胃壁细胞受损伤,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就容易被胃吸收,引起酒精性肝炎,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胡和平介绍。
据了解,为进一步普及肝病知识,增强群众爱肝、护肝的健康意识,当天医院还举行了义诊活动,呼吁市民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疾病的发生。
文字: 印沁沁
编辑: 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