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一场酣畅淋漓的理智辩论!话剧《12个人》首登保利

日期:2024-12-01 浏览:

“把一个人送上电椅,需要充足的证据!”16岁的犯罪嫌疑人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作案手法、工具、动机好像都很合理,证人证词好像也无懈可击,12位临时召集来的“陪审员”是否会全票通过给男孩定罪?

11月29日-30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常青作品——话剧《12个人》首度登陆上海保利大剧院。100分钟的精彩演出,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于司法审判与正义的深刻探讨。

根据剧中的陪审团制度,刑事案件的判决结果需要陪审团全票通过,因此12位陪审员必须说服彼此、统一意见,才能审判一个16岁男孩的生死。和很多作品相比,话剧《12个人》的舞台看起来稍显单调,仅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通过12位陪审员的围坐讨论,借助演员的台词与肢体语言,推动剧情层层深入。

图片

陪审员的年龄不同、职业各异,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每个角色都带有个人习惯与偏见,在激烈的讨论中交织碰撞,言语和肢体的多重叠加给观众带来海量信息。

凌琰嘉是司法类题材爱好者,她和父母从浦东赶来欣赏演出:“之前我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控方证人》的舞台剧,对国外的陪审员制度很感兴趣,所以选择来看这部剧,体验很不错。”

据了解,该话剧改编自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电影通过镜头切换展现人物间的交锋,而舞台剧则依靠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设计,让观众在全景视角下,观察12位角色之间的冲突与细节。截至目前,《12个人》已上演14年,豆瓣上2960位观众给出8.2的高分。

杨琳选择和朋友相约一起来到剧场,她们都是《12个人》的忠实粉丝:“这部剧的剧本很扎实,台词也经得起推敲,让我们百看不厌。100分钟在话剧里不算长,但是足够把事情讲得很清楚,而且这一轮演员的表现在不断进步,节奏越来越舒适,每一次看都有新的体验。”

图片

作为上海保利大剧院十周年庆演出季剧目之一,话剧《12个人》共带来两场酣畅淋漓的表演。此次上保十周年演出季共推出36台、73场精彩剧目,涵盖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接下来,十周年庆演出季的最后一部作品、陈佩斯主演的戏台三部曲之《惊梦》将于12月5日-8日连演四场,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艺术享受。

微信图片_20210910095144.jpg

作者:撰稿黄湘钰(见习)
编辑:唐昀夕(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