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科学家精神“活”了!这堂课让学生亲手“复刻”科学家的实验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05-21 浏览:

5月20日下午,嘉定区“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课程设计与实践”展示活动在马陆小学举行。活动以《嘉定科学家的故事》为蓝本,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和互动体验,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我今天学会制作红外传感器,还掌握了光的折射、反射、全反射知识。”在一堂名为《遥遥领先的神光科技》的展示课后,学生袁一诺兴奋地分享课堂收获,“我还认识了来自嘉定的科学家邓锡铭,他在当时中国科技落后的年代,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这堂特色课程的素材,源自去年出版的《嘉定科学家的故事》。该书主编、上海嘉华进修学院院长黄进告诉记者,传统的宣教式阅读或许难以让中小学生真正理解科学家精神。为此,从去年出版伊始,他就带领团队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课程研发,探索如何让科学家的故事“活”起来,并编写出了一套系统的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课程。

图片

在课程设计中,团队特别注重将科学家故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严冬生院士的科研故事为例,课程围绕其深耕的晶体学研究方向,精心设计了“晶体探秘”实验模块。学生们通过从食盐水中提取结晶的实践环节,亲历从溶液配制、温度控制到晶体观察的全过程。这样的亲身体验,让科学家攻坚克难的精神变得真实可感。

“我们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科学家的事迹,而是通过故事、实验、游戏等方式,还原科学探索的真实情境,让孩子们沉浸式体会科学家精神,认识到遇到问题要钻研、做事要脚踏实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上海嘉华进修学院院长黄进表示,这种“情境还原”的教学设计,让科学家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立体丰满。

图片

马陆小学教导处主任李淑丹介绍,学校将这门课程纳入五年级校本课程体系,每周设置一堂科学家精神实践课,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将科学探索、工程实践与人文思考有机融合。在科学家精神进课堂校本课程的引领下,马陆小学还集合AI编程、AI庄园守护者、AI设计、AI创造,设计了科普舞台剧《AI格雷普庄园》,并在教育博览会上进行科普舞台剧的展示。

“我们的科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四个核心素养,其中‘态度责任’就是其中一大维度。希望借助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课程,帮助孩子们全方位理解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李淑丹说。

作者:撰稿奚柔、摄像赵晨

编辑:徐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