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更便宜!嘉定部分小区已完成改造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根据本市发布出台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今年以来,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持续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非改直”工作。
“用户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新装电表要安装规范到位,确保居民能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5月20日下午,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供指中心电动自行车非改直专项工作人员来到中泉路128弄外冈佳苑小区,开展接电后充电设施安全检查工作。
所谓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非改直”,是指将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由非电网直接供电模式改造为电网直接供电模式,从而推动充电费用实现价费分离、明码标价,最终达到降低用户充电成本的目的。
“过去,除了充电电费外,用户还需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支付服务费,且两笔费用并未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即价费不分离,存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不规范、收费标准不合理、市民充电负担大的痛点。”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安亭供电服务中心客户工程师谈翔鹤介绍。
作为2013年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外冈佳苑小区自2014年启用转供电模式的充电桩,原电价不分峰谷统一执行0.641元/千瓦时。经改造后,该小区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享受于2024年9月14日新增设的电动自行车合表电价——平时段0.641元/千瓦时、谷时段0.331元/千瓦时,较原模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电网企业充电电费让利下降,叠加运营单位执行价费分离、明码标价,将有助于服务费的市场化竞争和调节,推动降低充电服务费,最终小区居民获得实实在在优惠。”谈翔鹤说道。
除经济性提升外,“非改直”项目同步强化充电安全。针对以往转供电存在的私拉乱接、超容运行等安全隐患,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实施系统化改造:按需配置供电容量,对低压线路实施扩容升级,特殊区域采用电缆入地方式,全面构建安全可靠的充电网络。
据统计,嘉定共有730个小区需进行“非改直”改造工作,相关小区可通过“网上国网”APP和“一网通办”网站等线上渠道办理申请。截至目前,124个小区已完成,累计新装非改直充电桩专用电表869个,合计容量6961千瓦。
“相关小区可通过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所属营业网点或‘网上国网’APP、‘一网通办’网站等渠道申请办理,受理成功后在3个工作日内确定供电方案,并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即供电公司负责单独计量电表和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配套工程全出资,居民无需付任何费用。”谈翔鹤表示。
作者:撰稿席凌燕、摄像张晓冬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