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南翔老街打造国潮文旅新名片
“以前来南翔老街就是吃小笼,没想到现在还能体验非遗DIY、打卡红色旅游线路,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刚进入暑期,带着全家来游览南翔老街的市民王女士,对景区新推出的“赤橙之心”路线赞不绝口。这背后,是上海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推动千年古镇焕发时代活力的创新实践。
作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南翔老街景区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上海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近年来以“传承人文古韵 共建小美南翔”为目标,通过“文明+文旅”双轮驱动,实现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人次。近两年来,景区更以“中国国潮第一镇”为定位启动升级改造,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小笼里的文明密码
“阿姨,吃小笼要‘轻轻提、慢慢移’,就像我们文明旅游要守秩序一样。”在南翔老街小笼馆里,“小橙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用方言向前来品尝小笼的游客传递文明理念。这支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百人团队,已累计服务超3万小时,其创新的“保洁员兼引导员”模式,让景区环境与游客体验同步提升。
景区还设立创城自查小组和商户自律联盟,党员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记者看到,印有文明标语的宣传海报遍布街巷,陈君起纪念馆内游客们正扫码聆听“小美红声”宣讲团讲述革命烈士陈君起的故事。“既逛了景点,又上了堂微党课。”来自浙江的游客李先生感慨道。
非遗背后的温度
“小笼的褶子要捏紧还要捏得均匀!”在南翔小笼馒头非遗体验馆,李阿姨正手把手教游客们制作小笼。为传承南翔小笼制作技艺,老街小笼馆的巧手阿姨们还经常担当起非遗传承志愿者的重任,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教授包小笼的技巧。“小朋友,餐巾纸放进干垃圾桶里,香蕉皮要放进湿垃圾桶里。”在檀园·志愿者华阿姨正在认真引导小游客干湿垃圾分类。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政班子连续15年结对南翔镇困难家庭,年均筹集善款3万余元。不少像李阿姨、华阿姨这样的志愿者,曾经都是老街公司“手拉手”结下的对子,如今她们也成为了助力老街文明旅游的一份子。
除此之外,老街公司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南翔镇老年人、社区党员、学生团队提供免费参观檀园、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君起纪念馆的服务。为南翔的社区、学校、商圈提供小笼DIY体验活动。作为嘉定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还为学生提供10余种社会实践岗位,参与学生志愿人数达1.12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超9.7万小时。
不久前,名士居获评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和“我嘉·秀空间”称号,其打造的古色古香文旅融合新空间吸引年轻群体打卡。老街游客中心的动漫文创展与红色文化线路的结合,让“Z世代”游客直呼“次元壁破了”。景区推出的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也带动了周边商户的营收同比增长。
目前,南翔老街正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建设,通过“三五”行动、护影行动等志愿服务,将文明理念融入文旅体验。“我们要让千年古镇既留得住乡愁,也跟得上潮流。”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国潮+非遗+红色”特色,打造长三角文旅新地标。
通讯员:于俊丽
编辑: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