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镇“邻里朋友圈”大揭秘:五大邻里中心,如何点亮你的幸福生活圈?
“融合型服务”体系建设是嘉定深化“三个融合”治理服务格局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近期,区社会工作部联合嘉融媒推出“融合在行动”专栏,全面展现“融合型服务”的新作为、新成效,让多样资源在家门口集聚,让多元服务更可感可及。
“十四五”期间,江桥镇以“全功能融合、全链条布局”为目标,陆续建成并运营了金鹤新城、海波路、龙湖、南山和红光村五家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服务范围辐射50多个社区、10多个村,惠及全镇村居民。
这五家邻里中心,就像五颗“服务能量珠”,组成江桥镇最有温度的“朋友圈”——政务、党群、为老、医疗、托育、健身、文化、共享空间、亲子陪伴、文体娱乐、就业咨询……你想要的美好生活,都能在家门口“一站式”解锁!
今天,跟着我们一起走进江桥镇的“邻里朋友圈”,探一探每一家中心背后的故事,看一看幸福生活到底是怎么被点亮的。
金鹤新城邻里中心:
全龄幸福的“生活主场”
说到江桥镇的“头号玩家”,非金鹤新城“我嘉·邻里中心”莫属。这是江桥第一家邻里中心,像一台全能的“生活引擎”,四层空间层层惊喜,承包着村居民的日常“小确幸”。
一进门,就是宽敞明亮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站,198项个人事务“刷脸秒办”。办证、社保、就业登记、法律咨询、仲裁……只需带上一颗“有事找我嘉”的心,剩下的交给工作人员,省时又省心。
三楼的市民健身驿站,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健身、瑜伽、舞蹈、团操一站式,价格亲民,老中青全覆盖。楼上图书馆,5.6万册图书、180人次日均借阅,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遛娃带娃都不耽误。
喜欢文艺?阿拉会客厅常年活跃着合唱、萨克斯、葫芦丝、电吹管等自治团队。每一次排练、每一场展演,都是邻里间的温情流转——有人说,这里比家还温暖!
金鹤新城“我嘉·邻里中心”,让居民们实现了“有事可办、有书可读、有艺可展、有铁可撸”,真正成为“全龄友好、全能生活”的幸福主场!
海波路邻里中心:
把“书香”和“烟火气”都装进家门口
第二家上线的“我嘉·邻里中心”,坐落在海波路,五层独栋,服务9万多居民。这里,书香与生活气息“混搭”得刚刚好。
推开中心大门,“我嘉阅空间”扑面而来:落地窗下,阳光洒在书页上,几位居民安静阅读、闭目养神。角落里,是社区书画达人曹柏溪的“江桥版清明上河图”,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温柔交融。宝宝屋300多册绘本,成为亲子时光的“香甜注脚”。
这里不仅是“书籍的家”,更是文化的会客厅。居民书画展、“一支部一实事”故事墙、送春联、年味活动……社区文化自带温度,阅读、艺术、生活在此“串门作伴”。
“宝宝屋001号”,全年服务650人次;市级优秀儿童剧送到家门口,家长、小朋友们点赞不断。非遗瓷刻、敦煌舞、手工活动、健康义诊……每月一次“爆款”,活动名额“手慢无”。122场课程,全年龄层覆盖,居民的获得感、体验感天天升级。
海波路邻里中心,就是那个把“书香、烟火气、幸福感”都装进了居民生活里的“宝藏空间”!
龙湖邻里中心:
一座“时空折叠器”,幸福有N种打开方式
第三家“我嘉·邻里中心”龙湖社区,主辅两栋楼,服务6.2万居民,是一座真正的“时空折叠器”。
龙湖的艺享空间只有45.6平方米,却可以“1小时一主题”,清晨茶道与烘焙香气交错,上午老年书法静心,午后小朋友涂鸦绘画,傍晚变身音乐沙龙……一方天地,长者与孩子同乐,艺术与生活并进,代际温情悄然生长。空间随时切换角色,灵活又有趣。
“邻之翼”拳操队、“邻之彩”书画社、“邻之韵”表演队、“邻之声”合唱队,每支队伍都风格鲜明、各显其能。每周定期活动,每场活动爆满。
这里还是镇级特色资源的“共建枢纽”,与医院、幼儿园、美术馆等9家单位合作,指尖上的民俗、陶泥DIY、健康讲座、义诊……全年1500+活动,4.4万人次参与,成为“社区生活美学”的样板间。
在龙湖邻里中心,空间是灵活的,幸福是“多线程”的,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打开方式”!
南山邻里中心:
一座“社区魔方”,让幸福跨龄流转
2024年底,南山社区“我嘉·邻里中心”全新亮相,7千平方米单体建筑,服务6.5万居民,既有东方美学的“颜值”,又有复合共享的“智慧”。
这里没有固定边界,有的是“宝宝屋—友邻客厅—创艺馆—为老中心”流畅串联。家长在“友邻客厅”沙龙探讨育儿,隔窗就能看见宝宝屋里的娃娃和育婴师;老人们在太极、戏曲、健康讲座间切换自如,书法静习与欢乐乒乓上午下午不重样。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人在同一个空间和谐共处,代际温情自然流转。
邻里中心以“中国风”为核心主题,空间配色简雅,处处彰显北虹桥文创气质。五感体验的空间设计,让居民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适感。
政务服务站、一网统管、社区卫生室、社区法庭、餐厅、便民服务、共享运动、综合为老……每一层都能承接全龄需求,社区的大小事,来南山“我嘉·邻里中心”基本都能搞定!
在这里,“处处见党旗、事事优服务、时时有温度”不仅仅是标语,更是天天都在发生的社区幸福交响曲。
红光村邻里中心:
烟火气里的“乡村理想家”
江桥镇的首家乡村型“我嘉·邻里中心”——红光村,一开业就自带“生活气场”,服务6个社区、6个村,辐射7万居民,是封浜集镇的“幸福加油站”。
多功能活动厅、专业舞台、更衣室、观众席——邻里才艺秀、区级文化巡演、团建拓展、知识讲座……大事小事、热闹事都能“唱主角”。这里是老少的舞台,是思想碰撞的“能量场”。
为老理发室,剪出的是利落发型,更是满满的关怀,老人们剪完发,对着镜子露出满意笑容,唠着家常相约下次再来,这里俨然成了老人们的 “社交小天地”。二楼“红光记忆”展区,几十件老物件、老照片,唤醒三代人的温暖回忆。这里既有现代便捷,也有浓浓乡愁。
红光村“我嘉·邻里中心”,让乡村生活也能“幸福满格”,老中青幼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地”。
邻里中心,
让“融合生活圈”进阶为“幸福朋友圈”
未来,江桥镇将继续深挖邻里中心的“资源枢纽”潜力,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精准匹配居民多元需求。以“空间复合、资源共享、服务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物理+智能隔断,实现空间与时间的高效利用,让同一个空间可以在同一时段承载N种生活场景。
这里,是家门口的幸福地标;
这里,是居民的主场舞台;
这里,是江桥镇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田”!
下一个幸福故事,等你来写!
来源:上海嘉定社会工作
编辑:李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