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社会广角 >正文

听大咖说,数智技术如何赋能美好生活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07-18 浏览:

“数字技能正在改变文化产业的生态。建模、动作捕捉、实时渲染,这些‘工具’背后,藏着很多创造力。”“网络医疗意味着打破地域限制,让医疗资源更公平”……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嘉定区依托区域优势资源推出《大咖说》(详戳链接)提升数字素养系列访谈短片,邀请市民熟悉和喜闻乐见的10位跨界“大咖”,围绕数字教育培训、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数字技术普及应用、安全数字环境营造等热点问题,以深入浅出、精炼生动的对话交流方式,带领市民开启一场多彩多元的数字素养体验之旅。

《大咖说》系列短片内容涵盖青少年AI技术应用、科学用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网络医疗等热点话题。

AI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

大咖们回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院数智中心首席专家伍正冈解答了家长最关心的“AI教育”问题,强调“好的AI教育是‘启发式’的,不仅提升技能,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比如数据思维、逻辑能力、伦理意识等”;网络作家刘炜(网名“血红”)畅谈人工智能写作的价值,认为“AI如同作家的‘创作搭档’,而非替代品,未来可能出现‘人机协作创作’的新模式,而顶尖作家将因AI的存在变得更稀缺,因为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些带着体温的文字”;健康科普画师池宸申(网名“蛙哥”)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问诊,并分享了一位患者“谢谢你帮我睡了个好觉”的暖心留言。  

图片

数智技术如何改变工作方式?

他们如是说:《哪吒2》联合动画导演戈弋分享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当皮克斯技术遇见中国水墨,AI为传统文化插上“硬核翅膀”,国漫实现创作提效、艺术突破,故事越讲越精彩;“混知”创始人陈磊利用网络平台,将科学家的“显微镜”变成“哈哈镜”,打造数字时代“科普脱口秀”;越剧演员范邵平(网名“闽越风”)展示了传统戏曲如何“网感”化,吸引年轻观众;哔哩哔哩汉服日常UP主蔗大王则借短视频打破次元壁,采取各类剪辑软件将非遗技艺“活”起来,探索数字时代非遗传承的新途径。

图片

我们如何安全享受数智生活?

他们建议: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蔡金萍将网络比作“舞台”,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青少年搭建健康的“数字舞台”;公安嘉定分局警官唐薛微则用一段节奏感十足的Rap,教市民识别诈骗套路,“陌生链接别乱点,中奖消息多是骗”的饶舌歌词让不少观众直呼“上头”;巾帼好网民林琳则分享了自己如何用网络连接家庭与社区,倡导“让爱住进网络的家”。  

图片

“没想到反诈宣传还能这么潮!”市民张先生看完反诈Rap后,立刻把视频转发给了家人。中学生小林则对蔡金萍的“网络舞台”比喻印象深刻:“每一次点击都是价值观的选择,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在网上的行为。 ”

全职妈妈王女士对林琳的分享感触最深:“她让我看到网络不仅是刷短视频的地方,还能成为连接社区、参与公益的桥梁。”而家长刘女士则表示,伍正冈关于AI教育的解答让她“松了口气”,“原来AI不会让孩子变懒,关键是怎么用。”

据悉,《大咖说》提升数字素养系列访谈短片已在“上海嘉定”“上海江桥”微信公众号连续推送。接下来,嘉定区将继续拓展和丰富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在共建共享中推动全民畅享美好数字生活,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701138c992fc4eca94fa1838d56a9c56.jpeg

来源:区委网信办、江桥镇

通讯员:董红

编辑:倪丹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