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员的英姿在朋友圈“刷爆”了!其中有一位嘉定少年
8月1-2日,空军使用多架运-20飞机,从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江苏南京、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6个登机点,集中运送2025年新录取飞行学员,赴空军航空大学报到,开启逐梦蓝天新征程。
记者了解到,嘉定一中毕业生董乐就是其中之一。8月2日,他身着戎装,精神抖擞地登上运-20,前往长春,开启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的求学之路。
小小少年,向往蓝天
从小,董乐就很喜欢飞行,驾驶最先进的飞行器飞向蓝天是他的梦想。董乐的父亲董一鸣向记者介绍,当时,家里的书架摆满了各种模型飞机,其中,董乐最喜爱的就是中国国产战斗机歼-20,很渴望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
机会来自于小区宣传栏里一张“空军招飞”的宣传单。“我知道董乐的理想,就想着拍下来,问他有没有兴趣。他当时眼睛一亮,说‘当然有啊!’”董一鸣回忆道。从那天起,董乐的梦想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董乐
董一鸣提醒他,要想当飞行员,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身体素质更要过硬。空军招飞的标准非常严格,视力、身高、体重,甚至连微小的健康问题都会成为“一票否决”的理由。
这番话深深印在董乐的心里。高中学习繁忙,他也从不熬夜刷题,而是提高学习效率、定时休息,确保身体状态。
万里挑一,不负期待
从报名招飞到多轮次的体检,董乐面临着身体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每次体检都要辗转往返,花费两至三天的时间,学习节奏也很容易打破,从而影响状态。
幸好,董乐养成了自律的生活学习习惯,整个高三,他的成绩一直十分稳定,高考也正常发挥,作为上海招录的5名空军飞行员之一,可谓是“万里挑一”。
在不少人的心里,董乐勤恳踏实、热心社会,是一个靠谱的学生。在申请加入共青团组织时,他以全班第一的票数当选。学习之余,他还主动加入社区“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队,和团队精心设计出《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手册》,这份手册因内容通俗、实用性强被嘉定工业区采纳并推广,切实惠及200余名老年居民。
谈及未来的大学生活,董乐十分期待:“除了掌握飞行员所需的专业知识,我还会在学校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祖国期待。”
精准育人,家国担当
在董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支持贯穿始终。从空军招飞的初选到最后的定选,学校为他提供了“保苗”工作,老师们为他专门设计了课业与身体锻炼的平衡计划,并给予个性化辅导、视力保护指导和心理支持。确保他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也能保持身体和心理的最佳状态。
今年从嘉定一中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的曾好,他的逆袭故事也令人动容。高三初期,曾好的成绩常低于500分,英语化学尤为薄弱。一次军校夏令营的经历彻底点燃了他的军校梦想。了解到他的梦想,班主任联合任课老师为他定制补习计划,通过大量基础训练夯实根基,最终高考成绩超录取线20多分,实现完美逆袭。
曾好(左)和董乐(右)
“梦想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曾好向记者分享,他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辜负学校、老师和家人的期望。
记者了解到,嘉定一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参与的“院士大讲堂”,到“优秀校友回校讲座”,以及作为航空航天特色学校开设的无人机课程,都为学生们种下梦想的种子。
“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在学业上优秀,更能在心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未来学校还将发挥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的资源优势,开设航空航天相关课程,厚植学生科学报国和航空报国的理想,努力为航空航天及国家重点领域输送优秀人才。”嘉定一中校长李元表示。
除了嘉定一中,嘉定还有多所学校的学生报考了海军军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军工类院校,选择披上戎装、走上报国道路。
祝福学子们,以青春之热爱,青春之理想,绘就人生壮丽轨迹!
撰稿黄湘钰、岑国艳(实习生)
褚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