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事·大“嘉”办丨富友社区:巧解“抢车位”难题
“以前下班回家半小时都找不到车位,现在很容易就能在家门口找到车位,舒心多了。”家住江桥镇富友嘉园一期的王女士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共同感受。作为建成近二十年的老旧小区,富友嘉园一期曾因车位规划不足、车辆保有量激增陷入“抢车位”困局,如今在社区党总支引领下,通过“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体系,实现了从“抢车位”到“有车位”的转变。
停车难曾是居民的“心头堵”。富友嘉园一期规划车位仅472个,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却超700辆,供需失衡导致乱象频发:绿化带被碾压得光秃秃,下雨天满是泥坑;“僵尸车”长期占位,外来车辆随意挤占,居民投诉量居高不下。楼组长张阿姨回忆,那段时间居民群里常因停车起争执,每月停车相关投诉占总投诉量的八成,甚至有居民因抢车位险生冲突。
为破解难题,富友社区党总支牵头发起“红色议事厅”,搭建“1+3+X”协商平台,以党总支为核心,联动物业、业委会、社区民警,吸纳党员志愿者、楼组长等力量。通过3次专题座谈会收集15条有效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后,8个工作小组历时两周完成1331户居民意见征询,最终通过停车费调整方案。新方案调整临停费,并为探亲车辆设置“亲情价”。政策实施后,外来车辆日均减少40余辆,车位周转率显著提升。
在规范管理上,社区实施“三证合一”机制,物业核验“房产证+身份证+行驶证”,确保车辆与住户真实关联,新办车辆信息准确率达100%。针对“僵尸车”,社区采取“宣传—清理—跟踪”闭环管理,提前90天全覆盖宣传,社区民警协助联系车主,对19辆逾期未处理的“僵尸车”统一转移存放并动态跟踪。同时,每日16:30至19:00安排保安专项巡查,解决电瓶车占位问题。
空间优化方面,富友社区将主干道改为单向通行,新增灵活车位120余个。改造闲置边角地块,在不减少绿化面积的前提下新增43个标准车位;设置255根防锈钢制限停桩,阻止车辆驶入绿化带。此外,引入18个智能充电桩,控制充电电价,兼顾便民与惠民。
如今的富友嘉园一期,停车秩序井然,绿化带植被补种完毕,环境焕然一新。后期,社区将停车治理经验固化为“问题发现—协同解决—效果评估”闭环,推广至飞线充电整治、垃圾分类管理等场景。居民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提升,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增强,昔日的“停车难题”已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
作者:通讯员李琦
编辑:何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