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见版权,嘉定“守艺者”迎来发展春天
黄草在指尖翻飞,靛蓝在布料间晕染,当千年非遗遇见现代版权保护,嘉定“守艺者”迎来发展春天。
近日,2025年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第一批)公示,上海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安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选。它们分别以徐行草编和安亭药斑布为核心,通过创新发展和版权保护,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从千年技艺到时尚单品
在徐行镇非遗乡村生活馆内,70多岁的草编匠人盛雪娟正专注地编织着一款掌心大小的草编盲盒。“我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小的模具上编包,稍不注意就容易编错行。”尽管视力不如年轻时,但经典纹样仍在她手中“开出花来”,展现深厚的技艺功底。
徐行草编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这门古老的技艺经过无数人的灵巧双手传承至今。2008年,徐行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近,徐行草编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姣在市级传承人、师傅王勤的支持和辅导下带领团队推出徐行草编首个盲盒系列,包含12款风格各异、纹样精巧的草编小包。“草编包体型缩小,实际编织时所用黄草的长度、粗细、数量都要相应调整,不同包型的经纬比例也各有差异,所以每款小包都需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制成。”陈姣说,草编包既可作为装饰品,也可用作车载收纳或香薰放置盒。
创新不止于盲盒。今年4月,5款徐行草编包在上海时装周太平湖主秀场惊艳亮相,标志着这项国家级非遗首次登上国际时尚舞台。传统的草编工艺搭配古风服装,在专业模特的演绎下古朴飘逸而不失灵动。更令人惊喜的是,徐行草编还曾与beast野兽派等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草编香氛系列产品,让草编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在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道路上,“非遗+版权”是关键词。公司凭借近4000斤黄草原材料和强大的编织团队,形成了从黄草种植到编织纹样设计的完整制作链条,具备版权创造能力。
此外,公司积极申请“徐行草编”“草编仙子”商标,并通过版权登记加强对草编作品的保护。目前已获得191件版权作品登记证书,并递交200余件作品申请。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非遗的创新研发投入,每年推出不少于50件的新版权作品,持续探索版权分享、联名等版权运营模式。”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泽园表示,接下来将与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合作,提升徐行草编品牌知名度。
老布新生的创新实践
安亭药斑布同样在创新之路上,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药斑布又称蓝印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近千年历史。2009年,安亭药斑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安亭老街的药斑布体验基地里,市民游客可以体验从素白布料到精美工艺品的蜕变过程。安亭药斑布代表性传承人胡苏芬介绍,药斑布的透气性非常好、有防蛀、防霉的功效,长期储存都不会褪色。在她的巧手下,这项传统技艺与皮雕、干花、毛线等跨界融合,化身为包包、公仔、旗袍、香囊等时尚单品。
2024年,上海安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杏荟安亭”文化品牌,开展“杏荟安亭 版权领航”服务项目,将药斑布等非遗技艺深度融入文旅体验,产品创新成果丰硕。银杏咖啡杯、“三生有杏”陶瓷杯、银杏掐丝珐琅盘、茶用器、非遗竹刻发簪、银杏胸针、汽车文化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相继问世,其中星辰大海药斑布丝巾、药斑龙辰宝更是获评“上海礼物”品牌商品。
“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镇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安亭文旅作为安亭本土文旅融合的排头兵,着力推进在地文创品牌建立、文创产品开发制作和优质文创产品的版权保护。
从进博会到上海汽车文化节,从FE电动方程式到百威风暴电音节,安亭文旅的身影频繁亮相于各大活动平台,向公众展示非遗创新的无限可能。作为一家重视版权管理的文创企业,已成功申请多项作品著作权及专利,公司旗下“杏荟安亭”文创产品塑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IP形象,曾荣获上海版权服务优秀项目,充分展现公司在文创开发与版权运营方面的持续创新发展。
打造版权保护高地
嘉定区作为上海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要承载地,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活态传承”的发展理念,构建覆盖版权登记、法律维权到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在2025年嘉定区“4·26”版权宣传周主题活动上,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绒花工作室主理人陆芝月分享了一段经历:“我曾经在小红书平台分享了一条紫藤绒花制作视频,原本希望通过短视频传播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没想到未标明出处的高仿作品随之而来。”
这一案例引发了在场创作者的强烈共鸣。上海律宏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夏青对此建议,非遗传承人可通过版权登记、保留创作手稿、完整记录创作过程等方式保护非遗作品。
法律人为传统手工艺筑起守护防线,手艺人以匠心延续文化根脉。这一良性互动的背后,是嘉定区创新构建的“1+6+X”版权服务网络的支撑。该网络以区级版权工作站为核心,在全区设立6个特色服务分站,并实现街镇服务点全覆盖,让版权服务触手可及。
今年,嘉定区作为上海市版权局推荐的唯一试点区,迎来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区的揭牌。未来,嘉定将深入探索民间文艺版权确权、转化、交易新机制,着力构建版权助力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作者: 撰稿杨育杰
编辑: 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