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凉的日子里,怎能少这一抹香甜?
霜降一到,柿子树梢便染上了一层金黄橙红。昨天(10月23日),徐行镇小庙村的陆秀芬阿婆和几位老邻居聚到一起做起了柿饼。
下午的阳光正好,家门口的几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低处的,大家伸手就能摘到;高处的,就得靠自制网兜、梯子齐上阵。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红彤彤、金灿灿的柿子。
“柿子得选八分熟的、捏起来还硬实的,方便后续削皮,太软的就不好做了。”陆秀芬一边挑选柿子,一边说。
削皮是件细致活。大家围坐一圈,手里拿着削皮刀,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利索地为柿子去皮,几十个柿子转眼间就处理得干干净净。“削皮时要留心保留柿子蒂,底不能穿掉,否则柿子容易烂。这是保证柿饼品相的关键一步。”陆秀芬介绍说。
削好皮的柿子金黄饱满,色泽诱人。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托盘里,盖上透气的纱布,搬到阳光下晾晒。陆秀芬说,大约需要晒制二十多天到一个月,等到柿子变软了,轻轻按压,再去除底蒂,压扁成型。“压扁以后表面会自然出现一层白乎乎的霜,那是柿子自身产生的甜味,这时候柿饼就成功了。”陆秀芬说。
在初秋微凉的日子里,
传统手艺制作的柿饼,
不仅承载着季节的馈赠,
更凝聚着邻里之间的温情。
那一抹香甜,
也为渐凉的秋日平添了几分暖意。

作者:彭晓妍、闵慧翀(通讯员)
编辑: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