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播小麦进入起身期,促弱苗转化为近期田间管理重点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6-02-29 浏览:

“立春”节气以来,我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正常,雨水调匀,据气象部门数据,“立春”~“雨水”节气上海雨日为3天,降水量2.50毫米,日平均气温8.35℃,分别比上年同期少7天,多84.20毫米和高3.75℃天气有利于小麦生长,生长速度加快,田间长势依然较差。

一、苗情分析

近期小麦群体增速加快但依然较小,个体生长弱,长势较差,不平衡性突出。据本期苗情汇总:全区平均总苗数为34.50万,株高平均17.58厘米,叶龄平均5.21张;分别比上期增8.03万、1.92厘米和1.05叶;比去年同期减12.78万、4.78厘米、0.98叶。小麦群体较小,个体单株带蘖数少,长势较差,不同播期小麦,生育进程差异较大,目前10月下旬播种小麦叶龄余数为2-2.5叶,11月上中旬播种小麦叶龄余数为3张左右,12月份播种田块叶龄为4叶左右,田间生长不平衡突出。

二、下阶段管理措施

目前,部分早播小麦已进入起身期,管理上应以促弱苗转化为重点,狠抓清沟理沟等田间管理措施的落实。

1.清沟理沟,降湿保根

“雨水”节气后气温将逐步回升,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雨水较多,同时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系都将进入生长高峰期,为促进正常发根,增强吸收能力,防止后期出现倒伏,应认真抓好田间沟系清理工作,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2.区别苗情,看苗施肥

对于长势偏弱,苗数不足,前期肥料施用少的田块,近期内抓紧施氮肥、促苗情尽快转化,增加成穗数,一般每亩尿素7.5公斤或BB肥10~15公斤;生长正常的田块和播种早、群体偏大的田块,至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

3.立足抗灾,防御冻害

我区早春气候多变,霜冻灾害时有发生,应立足抗灾,强化防御意识,以增施磷钾肥,避免施用单一氮肥,加强沟系清理,降低地下水为主要田间管理措施,增强麦苗抗逆能力。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调查冻害发生程度,追施恢复肥,减少产量损失。

 


分享到: